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型风教实践机制的“行动禀赋”洽适《讲话》的“动力赋能”
 
更新日期:2020-05-07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浏览次数:23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概念史研究领域有一个共识观念:凡具现实针对性或调适性的新兴概念,都会因其概念实践的特殊行动禀赋而激发出新的现实。正像德国概念史创始人考泽莱克

 
 概念史研究领域有一个共识观念:凡具现实针对性或调适性的新兴概念,都会因其概念实践的特殊“行动禀赋”而激发出新的现实。“正像德国概念史创始人考泽莱克所说,概念既是社会的显示器,又是社会的推进器。没有了对‘概念工具’的掌握,我们就无法组织和把握社会经验和社会现实。”“榜样生活化”亦不例外,其概念实践创意所携带的“行动禀赋”,即针对“榜样硬化”的焦点问题,欲通过对现有榜样机制的创造性转换来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以下就新型“风教”机制的特殊“行动禀赋”与《讲话》改革创新思政课“动力赋能”的若干契合点略作铺陈。虑及机制层面的一一对应容易引起交叉、重叠,故为免繁复,仅举几例说明。

(一)更新社会基础价值的逻辑洽适点

一是契合增强思政课“一力三性”,从而有利于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思政课堂效果不彰,成因虽然复杂,但明显与教材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强有直接关联(这也是《讲话》强调要“不断增强”的语音所在)。通过梳理传统义利关系来重建义利平衡的基础价值,即可大大增强思政课的“一力三性”。比如,沿着协调义利关系→会通东西文化或融会传统性与现代性→文明转型的逻辑线索,来具体看待旧、新民主主义革命交替中因整合广大工农群众利益凸显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同样,根据从计划年代生产关系远远超越生产力→“大公无私”的遥远共产主义道德无情吞噬个人利益这一效率基因→“十年动乱”→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性后撤→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发展失衡背后义利关系的失衡→中共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定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望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共和国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的历史线索,来深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叠加在现代化文明转型基础上民族复兴大业之间的命运关联,都能够通过义利基础价值的动态演变,找到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充分解释。如果再参照近现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文明转型的成功案例,则更有说服力:前者虽号称“托亚入欧”,其实却始终奉其近代商业鼻祖涩泽荣一的《论语加算盘》为转型思想圭臬;后者的“儒家资本主义”,也是义利兼容的典型。因此,通过更新社会基础价值以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来改革创新思政课并贯穿其各科课程内容,既可以增强“一力三性”,还有利于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二是契合发挥“教师三性”,有利于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教师在思政课堂上的照本宣科、言不由衷情况,往往出于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公平正义与经济效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中国梦与致富梦、民族精神与普世原则等互动关系认识不清,以及对羼杂有上述关系的复杂现实问题把握不准。而一旦在以义导利、以利兼义、背义止利的层级基础价值之上构建起理想规范、遵循规范、底线规范层级行为规范的标准体系,便可在把握上述矛盾关系的对立统一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思政教材理论和课程内容,帮助教师形成立足于转型时代的基础价值诉求导向,以饱满的“四个自信”来积极介入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生活,主动掌握青少年成长的“第一发言权”,与“三俗”媒体争夺榜样教育/社会学习的话语权。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激活并发挥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实说真话、人话、实话的底气与生气,彻底告别勉为其难的“假大空”话现象,从而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使理想价值诉求携带转型时代的生活化气息,滋心润肺地浇筑青少年学生的新时代“三观”。

(二)身教先行、再造师范洽适提高教师“六要素质”

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的配置原则,思政课本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处于“成人”教育的先导环节。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就责无旁贷地落在教师身上,提升其“六要素质”,更属关键之关键。而凭借“新身教”的师范化行为传导,则可以在重建师德、再造师范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教师的“六要素质”。

毋庸讳言,现有思政课之所以办得不够好,除众所周知的体制性及改革乏力等外因,还与执教者身教脱离、甚至背离言教的内因紧密关联。思政课教师言行不一的普遍现象,就与其“六要素质”不高直接相关。职业素质不高与入职门槛偏低的相映对觑,已连带形成职业素质与执教水平、育人效果的消极互动链条。尤其在部分青年教师中,教案灌水、课堂敷衍,甚至以娱乐化方式亵渎讲坛的现象,早非个案可言;而为了争取生评高分放松课堂管理、放宽成绩评定标准的不当行为,也存在向常态奔行的趋势。师者斯文如此扫地,如何让学生信其言而从其行呢?

因此,身教先行,可以在言行合一的前提下,促进教师强化政治素质、更新思维方式、拓广教研视野。无论是增强把握各类社会矛盾及其复杂问题的思想理论底蕴,还是积极介入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生活,积极争夺、主动掌握引导青少年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与榜样学习的发言权和话语权,思政课教师都必须走在学生前面,通过不断更新思维方式、拓广教研视野、增强政治素质,来逐步提高自身解答社会问题、消解学生心理困惑、剔除其思想杂质的人文素养与职业水平。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型风教实践机制的“行动禀赋”洽适《讲话》的“动力赋能”

下一篇: 新型风教实践机制的“行动禀赋”洽适《讲话》的“动力赋能”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