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患者为中心
在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深化的同时,医学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医学的重点也逐渐由疾病转变为患者。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人民的健康是国家繁荣和国家繁荣的重要标志。要“为人民提供全面,全周期的卫生服务”,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提高人们的看病感受,以医疗为出发点,努力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以中国特色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的理念。在实施“以人为本”的思想工作实践中,“以病人为中心”是新时代的焦点,更是医务人员实际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1]。例如,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通过建立全院服务意识,关注门诊护士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提升服务质量。
2、注重环节质量
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放弃了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以最终质量评价为主、较少参与质量管理的特点,逐步从最终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转变。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从事后反馈到事前预防。天津市胸科医院通过了医疗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改进,医疗部门的质量监督检查是质量提升的主体。根据临床和医疗技术部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提高医院服务水平的目的[2]。
3、引入更多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
2011版《三级医院综合评审标准》规定医院至少使用1-2种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鼓励医院有效使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来提高医疗质量。近年来,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七大工具,中国医院逐步应用了新的七种工具(关联图、树图、亲和图、过程决策程序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和矢线图),并引入了国外持续质量改进的常用方法,如质量控制循环(QCC),PDCA循环,根本原因分析(RCA),失效模式和效益分析(FMEA),六西格玛管理和5S管理,其中最常用的是PDCA循环。作为实施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PDCA可以贯穿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目前,国家三级医院和大多数二级医院的PDCA周期正在全面展开,但乡镇卫生院的应用仍然较少。
4、注重标准化质量管理
“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热点。所有工作都应尽可能标准化,精简化,制度化和信息化,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持续性。不断坚持,我们可以形成科学,高效的规范工作机制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科学的管理绩效质量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深入实施“预防为主”原则,这有利于正确评价医院质量,也有利于促进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目前,标准化质量管理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引入国际ISO9000族标准,申请美国JCI认证等,国内质量标准在不断提高,逐渐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