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内容。从目前的文化定位特征来看,草原文化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一种复合性文化。 中国拥有草原面积约31908万公顷,约占全国面积的33.6%,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其主要包括五大草原区,其中新疆草原区北起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界山,南至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之间,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新疆拥有非常丰富的草原资源,拥有许多闻名遐迩的著名草原,比如巴音布鲁克草原 、巴里坤草原 、昭苏草原 、那拉提大草原 、喀拉峻草原 。新疆草原文化是生活在新疆草原区这一原生态环境下自然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一)游牧文化的没落
所谓游牧文化。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新疆地区历来是许多游牧民族 生息繁衍、聚居的地区之一。他们习惯依赖于自然的恩泽,“逐水草而迁徙”,长期徘徊于低产、低效的状态之中,自古依然。但伴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新疆推出了一系列的牧区牧民定居政策和草场产权的进一步明晰,新疆游牧民族开始大规模地走向定居,这直接导致牧民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 游牧文化遭到了严重的冲击,便于随时转移的毡房变成了一座座名为“不动产”的楼房,长期从事的单一畜牧业生产变成了旅游业、畜牧业、个体商业等多种行业,“逐水草”也成了象征性地,浩浩荡荡携家带口、赶着牛羊、拉着毡房的壮观景象也尘封在新疆游牧文化的历史相册中,至此,新疆游牧文化从新疆地域文化生态系统中无奈谢幕,正式没落。
(二)新疆绿洲农耕文化的强势扩散
新疆绿洲文化的生成,取决于新疆丰富的绿洲地貌资源、复杂的水系格局和悠久的人类活动的历史。新疆亦我国绿洲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的绿洲分布呈现:逐水土而发育,随渠井而扩散;环盆地而展布,沿山前而盘居;多分散而偏小,趋集聚而增大的趋势。简言之,哪里有可靠的水源,哪里就有绿洲,哪里就有人类文化。绿洲多形成在大中河域的冲积平原、人工渠井的灌溉区和盆地周围,这些地域土层丰厚,水源和光热充足,最适宜农耕,最终新疆绿洲文化与中原的农耕文化在这些地域合为一体,最终形成了新疆独特的绿洲农耕文化。新疆的绿洲农耕文化既有精耕细作(水稻种植)传统、传统的农业技术、农业生态观念、农产品加工等传统农耕文化的内容,又有新疆绿洲特有的瓜果种植技术、瓜果相关产品加工技术(干果)、发达的畜牧业、手工制作业(英吉沙刀)等内容;新疆的绿洲农耕文化既有传统农耕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各个绿洲零星分布,相距甚远),又有身处中西文化交流要冲,东联中华文明、西近波斯、印度、阿拉伯文明,不断融合异质文化的绝对开放性、包容性。因此,新疆绿洲农耕文化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不仅在新疆的社会变迁和历史演变中实现了西域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而且也创造出西域绿洲稳定与和谐的文化氛围与环境。”
随着中国生态意识的逐步苏醒,新疆草原的过度使用被遏制,加上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E+潮流的冲击,新疆的游牧文化开始没落,牧民定居,草场产权明晰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新疆的绿洲农耕文化开始强势扩散,浸润至绿洲之外的地域,比如牧民开始定居,开始种植一些农作物,开始加工相关的牛羊肉及酥油制品,开始加大旅游相关活动等。总之,新疆绿洲农耕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理位置、活泼多样的经济形式等,使得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以村落为主要形式的定居生活生根发芽,游牧文化和绿洲文化的此消彼长就这样在剧痛中发生了。
综上所述,游牧文化的没落,加上绿洲农耕文化的强势扩散,共同构成了新疆后草原文化的真正内涵,后草原文化时代正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