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基于智能工厂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组织构架
 
更新日期:2020-05-11   来源:高教论坛   浏览次数:23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人才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总结和积累,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智能制造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开设、实

 
 人才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总结和积累,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智能制造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开设、实习实训基地、教学队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等是组成其人才培养组织构架必不可少的部分。高职人才培养要积极主动适应“智能制造”环境,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
1、保持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理念动态化
一是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制造2025”等指导文件,全方位把握我国制造行业的发展,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二是定期进行行业、企业考察,形成调研报告,并分析市场对目前人才的需求和方向。三是进行国内外相关院校的交流学习,形成一个良好动态的互鉴模式,进而形成具备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
2、完善专业体系,突出智能制造,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以我校为例,一是充分利用智能制造工厂等实训基地,建立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模块化、双证制的专业课程体系,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等各方面提升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对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群中5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二是在各专业课程开设方面,完成专业课程交叉学习,进行相关课程的合并、删减,如合并数控加工技术与CAM应用等课程,增设3D打印技术、柔性制造生产线实训、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与控制等课程。三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引入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方式,目前该专业群已完成12项课程教学改革立项。
3、夯实实训基础,优化实训条件,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设和发展好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必不可少,同时要满足多工种多工位实习实训。智能制造背景下,大多高职院校校内相关的智能制造实训设施不完善,要做好人才培养,一是要完善智能制造实训条件,加大投入,更新设备,按照“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新建具备一定企业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工厂”实训基地。二是对校内现有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利用分布式数字控制(DNC)将各设备与中控室、服务器进行连接,可以实现计算机与设备之间的数据双向传输,进而提高设备利用率。三是加强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实地现场教学,真正做到紧密联系企业。我校目前已投入完成建设智能制造工厂、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精密测量与快速成型实训室、大学生双创基地等实训实践平台,同时为达到虚实互补构建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分为:智能制造机器人,智能制造设计类、智能制造加工类、智能制造管理类、智能制造物联类等五大类。基于智能制造工厂,已完成开发10个实训教学项目、公开出版7部教材以及大量的课程微课开发等教学资源。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双师型”教师团队
一是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基于“智能制造工厂”,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开发新设备、改进新工艺、应用新技术,将其反馈教学和企业生产,同时教师也应将与智能制造学科相关的知识通过适当的形式揉合进传统专业学科体系中,做到“教中学,学中教”。二是对教师进行校内外学习和培训,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打造一批真正的“会教学、懂生产”师资队伍,做到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目前,我校通过人才引进、外送和校内培训等方式,建设了一批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师团队,其中有11名高级职称教师,5名专业带头人等,双师素质比例达92%。主持和参加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3项,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27项及其他校级项目。
5、做好学生就业导向,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与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它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其需要更多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职业通用技能、多学科专业技能和系统融合技能。一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要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尤其是智能制造时代,将“工匠精神”等融入课堂教学。二是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实训实习、参加相关技能比赛等,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基于智能工厂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组织构架

下一篇: 浅谈基于智能工厂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组织构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