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标准化的价值与要求
 
更新日期:2020-05-13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浏览次数:19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规划原则的应用价值高校校园规划的分区布局是从宏观上安排、设计、优化学生的大学生活方式,因此,合理的空间布局

 
 1.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规划原则的应用价值

高校校园规划的分区布局是从宏观上安排、设计、优化学生的大学生活方式,因此,合理的空间布局是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标准化的基本要求。高校校园空间布局类型取决于校园众多功能分区的组合,影响和决定全局构架的是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三者的布局关系。根据三大功能区的空间布置模式及其特点,可将其归纳为如下三种类型:

一是鼎立型。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三大功能区呈三角形布局,适合于学校规模为万人以下的高校。三大功能区各自规模适中、彼此相临、流线较短、联系便捷,采用最为广泛。但当学生人数超过万人,校园尺度迅速扩大,空间尺度较大时,各功能区规模变大,则适得其反。在大学城内常将几个大学的学生生活区集中布置,这也是典型的鼎立型布局的运用,但如距校园主校区较远,学生生活流线较长,日常生活不便,应慎重考虑。二是组团型。组团型布局的特征是取消传统的相对集中的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将教学楼与学生公寓按学院构建多个组团,分散在校园内,适合于规模较大,学科交叉不大,公共资源共享要求不高的校园。每个学院的学生生活与学习空间合为一体,尺度极具人性化,流线紧凑。但是也产生一些弊端,因为建设次序和高校学科建设的原因,往往难以形成学校的整体感,学院间交流不便、教学设施不易充分利用,公共教育资源共享难度较大。三是并列型。并列型布局的特征是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按学院对称布置在其两侧,从整体布局上看,教学区和生活区各自集中成片,在使用上各学院内部交通流线又相对较短,单独成组,并可将生态绿化带布置在中部,使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按学院对称布置在其两侧,体育运动区则位于生态绿化带的两端。但是由于布局较为分散,校园的空间整体性气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四是靶标性。靶标型布局的特征实为并列型的弯曲变体,即在中心部位为教学区,环其四周按学院对应布置学生生活区,和数个体育运动区。此模式适用于用地较为方整、学生人数较多的校园。整体上教学区和生活区如并列型一样,单独组团,使用上各学院又近距离单独成组,由于教学区集中设置,因此校园的整体性,中心校园的建筑空间气势容易呈现。当用地受限,呈横长形的时候,依用地形态以中心贯通路为轴,中部为教学区,两侧布置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

由于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三大功能区受到校园规模和学科特点的影响,因此,空间布局类型的灵活性很高,局部功能组团集中布置和局部区域性集中布置的平衡,导致了功能布置类型的多种多样。一般随着规模性扩大,鼎立型和组团型结合,大集中、小分散布局,是当今大型校园的常见布局特点。随着校园学科构成的增长,众多二级学院在校园中成组布置而又有机联系,在综合类大学新校区中,标靶型和组团型相结合,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更为灵活。从高校校园规划中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功能、类型等方面分析高校校园规划空间布局不仅具有建筑空间协调美观的一面,而且与学生学习生活行为模式紧密相连。

校园绿化整体设计是一个营造多层次空间感的构想,从室外园林空间构筑多元化的绿化平台,设计的理念要强调以人为本兼具特色的原则。校园占地面积布局与周围环境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设计,使用面积、使用区域环境、各区域的链接形式等都是重要景观设计因素,科学合理构思可以把不同的区域紧密的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及其教学理念。校园绿化景观设计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校园绿化环境能够成就城市的活力,起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水平、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健康场所的功能,校园景观设计还应该达到增强观赏性(包括固定性景观和生长变化性景观)。校园和谐统一主要通过建筑群与园林空间的有机结合与协调来表达,这要求设计者要有广泛的文化认知,通晓各式文化内涵,对当地的人文地理了解深刻,而且还要从空间感出发寻找建筑理念与周围环境结合的切合点,通过一些景观设计和规划手法将人流量引入这些空间。

在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场地控制方面,校园场地建设不得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不建设在地震断裂带、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易发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与污染源的距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学校教学楼、行政楼等公共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学生宿舍、生均用地指标要求、学校绿地率标准、体育设施符合行业标准,非机动车道路与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优化土地利用等。

总之,总体规划将不同区域如何运用到设计中,较好地体现区域定位功能与使用强度,让区域的功能更好符合周边的环境,让整体一个布局更加与教学理念协调是一个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基础。

2.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设施项目设计标准的应用价值

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控制方面:(1)新建和改建主要功能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当地现行同类型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2)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其冷热源设备的性能参数符合当地现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相关规定;采用房间空间调节器的建筑,房间空气调节器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采用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室温调节设施。(4)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5)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夜景照明的照明功率密度值、道路照明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行业标准。(6)编制校园中长期节能规划、校园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平面布局有利于冬季日照和夏季自然通风。(7)教学用房不采用玻璃幕墙、教学用房和行政服务用房以及生活服务用房的外窗气密性、通风空调系统、照明功率密度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8)年度人均能耗、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达到较高要求。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控制方面:(1)在规划阶段制定水资源利用综合规划方案报告的基础上,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2)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漏失和无效用水量,降低管网漏损率。(3)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4)景观补水应采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不得使用市政供水或地下水。 (5)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末端用水设备超压出流以减少无效用水量、采用透水路面与生物滞留技术等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以增加雨水渗透量,降低地表径流量。(6)绿化用水与道路浇洒等杂用水采用再生水和雨水等非传统水源。(7)绿化用水应采用节水高效的浇灌方式、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8)采用市政再生水或自行建设再生水处理利用系统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控制方面:(1)不采用国家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2)学校新建建筑在符合功能需求的情况下,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3)施工现场控制、使用预拌混凝土、合理利用校园范围内的构筑物、新建及扩建建筑需进行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4)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新建及扩建的主要功能性建筑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结构体系、新建及扩建建筑的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度钢。(5)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使用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和可再循环建筑材料。(6)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再生材料或可循环材料制作的设施和器具等、或者对原有设施和设备进行再利用、使用了其他创新型节材措施。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标准化的价值与要求

下一篇: 高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标准化的价值与要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