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追寻梁祝之美
 
更新日期:2020-05-14   来源:当代戏剧   浏览次数:23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对梁祝故事起源的地理背景、时代因素以及体裁优势和题材安排进行分析,可以从源头上探究梁祝故事在成为传说之初便已预设其中的独特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对梁祝故事起源的地理背景、时代因素以及体裁优势和题材安排进行分析,可以从源头上探究梁祝故事在成为传说之初便已预设其中的独特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从而能从更好地理解梁祝故事何以从众多的爱情故事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演绎成一曲永不凋零的爱情绝响。

(一) 寻地

关于“梁祝”起源于何时何地,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焦点问题。通过对比多篇文献的参考与总结,笔者认为“梁祝”起源于江苏宜兴。也正是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人们的风俗文化乃至心性习惯,受江南风水地理的影响,形成了人们温婉细腻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爱情作为一种最富有浪漫主义气息的感情,便成为了“梁祝”故事的载体,由此承接了细腻多情的江南烟雨。“梁祝”中的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就很符合当地的审美特点。梁山伯性格温厚敦实,说话老实呆板,是南方书生与北方汉子在性格中最根本的区别。祝英台虽性格热情乖张,大胆执着,但在言语之中却又含羞温顺,小家碧玉之态也是江南姑娘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同时,江苏水土富饶,温润多雨,平和的自然环境给予人们富裕的生活,产生了很多富裕的家庭,他们期盼送后代进入学堂考取功名,普通家庭和穷困家庭也就更甚,希望可以通过此方式改变门第,但基于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恐难以成为现实。在这种地理位置的背景下,祝英台与梁山伯即为此环境下南方年轻人群的典型代表。也由此产生了他们二人经典性的爱情悲剧故事。

(二) 寻时

“梁祝”置于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的大背景下,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在此性别歧视的状态下,“梁祝”故事开辟出了以祝英台男扮女装的情节形成了中国古代十分独特的“女扮男装”文化。古时多数女子大部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困于闺房之中,嫁作人妇之后的时间也只能留在家中相夫教子,几乎没有外出露面的机会。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重德轻才”的倾向,正所谓妇女无才便是德。但在孕育“梁祝”故事的魏晋时期,时代已然发出了不同之音。梁祝故事最早起源于东晋。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曾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作了一个概括性的描绘:“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一个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正是一个这样的时代,造就成了梁祝这样亦是悲剧,亦是欢喜的审美格调与时代风貌,造就了文学与艺术中对于现实打压的反抗,对于美好的向往。这也都可以在“梁祝”故事中找到对应的情节节点,正如殉情后的化蝶,正是一种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之情。联系当时社会风貌,也就可以理解了“梁祝”故事情节的架构,祝英台女扮男装才有可能获得学习的机会是对男尊女卑的反抗,两人执着于爱情是对封建时期包办婚姻的反抗,化蝶是对社会之中种种枷锁的反抗,是对自由的终极向往。“梁祝”没有用死亡作为故事的结尾,而是别开生面地采用“化蝶”情节来再现两人的爱情追求,这也与魏晋时期文人志士热衷自由的审美理想相同,表现出崇高爱情在脱离世俗后可以达到一种精神的合契,是由一种微观实在的的爱情线索跳跃到了宏观宇宙的生命感之中的升华。从中振发了人们对于向往自主与民主的呐喊之声。

(三) 寻本

在这里,本是指“梁祝”的题材与体裁。梁山伯与祝英台最早出现时的体裁是传说,最早的题材是爱情与悲剧的结合。“人民是艺术的母亲”。传说,顾名思义是以民间群众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首先从形式上看,传说所讲述的主体是群众,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一般群众的文化品味和审美需求, 可以满足群众在心灵上的愉悦感。“梁祝”传说在这数千年的再创作的过程之中,一拨拨的民众变成了创作者。由此注入了广罗大众的审美体验,是一个时代对于“梁祝”故事发生发展的想法与愿望,这与审美的社会性密切相关。而后从内容上看,传说可以达到逻辑性与审美性的有效统一。 “梁祝”经过人们的不断润色的描绘,情节得到合理又有美感的扩充。最后从功能上看, 传说可谓是美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它来源于生活,又在民众生活中不断传播,感染着人们。“梁祝”的形式和内容蕴含着民间百姓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使其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始终保有着“美育”的作用。

“梁祝”故事的产生于魏晋,但它的爱情悲剧的题材是超越了时代的,激起了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对于人性自由的渴望。“梁祝”作为爱情的标杆,对一代代的年轻人的爱情观的指引具有积极作用,使年轻人将双方的感情作为选择的第一位,而不是过多的考虑世俗的因素。看似不真实的故事内容,却可以得到历代大众的认可,永不流逝。被时光凝练,在万世流传。“梁祝”是关于梁祝二人地悲剧,却又不止局限于爱情,同时也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民的呐喊和对高尚情操的不懈追求。作为一部文艺作品,“梁祝”不仅仅拥有悲剧崇高感,而是将崇高感与壮美,优美糅合于一体,给受众一个厚重感与接地气并存的审美体验。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追寻梁祝之美

下一篇: 追寻梁祝之美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