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正所谓“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坚持用真理的力量说服学生是增强高校思政课说服力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思政教师而言,只有教育者首先学思悟透理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才能用彻底的思想理论、透彻的学理分析,说服学生、赢得学生,进而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在学生头脑中扎下根来。
常读马列经典夯实理论根基。常念为经,常数为典。马克思主义经典,不仅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也包括毛泽东思想经典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典,还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典,他们都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文明传承的瑰宝,经得起岁月重复,值得人们反复记诵,是我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长征途中,毛泽东同志即便是患病躺在担架上也不忘读马列书,任弼时长征途中始终带着两个小铁箱,里面装着一二十本马列原著,每到宿营地,都抓紧时间看书……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师如果心里没有底,那就去读经典,要经常读,入心读,一句句用心看,一段段静心思,一章章真心悟,一本本精心总结,通过读经典,产生思想共鸣,产生同“伟人”对话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在不知不觉的阅读和思考中,通过经典理论熏陶和原著思想沁润,切实打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
紧跟时代前沿做到常讲常新。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说过:“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恩格斯也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高校思政教师如果一味地因循守旧、照本宣科,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也会大大降低思政课的吸引力,唯有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把学生普遍关注的国内外形势、社会热点等内容融入教学,教学中,不仅教会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且也教会学生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综合分析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和正确判断国内外形势,常讲常新才能始终保持高校思政课的“新鲜感”和“生命力”。
博览群书做到融会贯通。2016年,习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于高校思政教师而言,不仅要常读经典,打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还要提高站位、开放格局,不仅具备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要通过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打通各学科间的“任督”二脉,融会贯通各类学科知识内容,全面优化升级知识体系,这样教学中才能够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专业、不同特点和兴趣点,寻找到知识的交集,用这个“交集”让高校思政课更“接地气”,切实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增强思政课的理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