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革命实际情况为依托,它具有科学性;从纵向发展来看,革命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在传承中发展;革命文化富有生机就在于其本身具有创新性;革命文化来源于人们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它具有群众性。
(一)革命文化的科学性
革命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本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群体的先进、优秀
文化。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根据发展至今的人类历史,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无产阶级认识、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而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革命群众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创造出来的。由此可见,革命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烙上了马克思主义的烙印。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改革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懈的摸索和奋斗,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开创出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构建出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的,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治国理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革命文化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融合了这些理论思想、科学论断,保证了革命文化在内容上的科学性。
(二)革命文化的传承性
革命文化就起来源来看,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历经历史的发展和时间的磨砺所传承下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革命文化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革命文化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它的产生深切地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味地盲目接受,而是有着理性的认识、批判地继承。革命文化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由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的实际中来,将这一科学理论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淀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融合、发展起来的独特的文化形态。革命文化中所包含的寻求民族解放、抵御外敌侵略的反抗精神,坚持人民独立自主的自强精神,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奉献精神等等都体现了中国人民鲜明的民族品格和精神追求,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革命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先进的文化形态,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将继续在传承中发展。
(三)革命文化的创新性
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革命文化能够永葆青春和活力的源泉。革命文化不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文化形态,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革命文化的创新性首先体现在它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上。革命文化并没有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加甄别地全盘接受,而是用批判的眼光吸收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丢弃其中的糟粕,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科学地传承下去。革命文化的创新性还体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失败以后,无数的有识之士都在积极地寻求救国图存的方法。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发现要获得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实现人民独立自主、国家繁荣富强的奋斗目标,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生搬硬套地挪用到中国来,而是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历经曲折和磨砺,最终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革命文化的创新性还体现在它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品质上。革命文化虽然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它的内涵逐渐地形成、发展。但是它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所凝练出来的革命精神和品质,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过时、落伍。这些精神和品质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再度放出光辉,形成了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等。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推进,革命文化的内涵还会不断的扩充和完善,在创新中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