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劳动主体的异化与对象化:马尔库塞对鲍德里亚的理论影响
 
更新日期:2020-05-18   来源:世界哲学   浏览次数:47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生产之镜》的开篇,鲍德里亚就对马克思的劳动观提出一个总的指控:它使人们相信自己是在出卖劳动力时被异化的,这样,在审视更为激进的前提时,他

 
 在《生产之镜》的开篇,鲍德里亚就对马克思的劳动观提出一个总的指控:“它使人们相信自己是在出卖劳动力时被异化的,这样,在审视更为激进的前提时,他们相信自己作为劳动力可能被异化,而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时是‘没有异化的’。”(鲍德里亚,2005:12)该指控反映出鲍德里亚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第一个层面是指在资本主义特有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劳动者对其劳动力的出卖。此时的劳动是使人丧失主体性的异化劳动,在伦理价值上处于被否定的地位;第二个层面则是指贯穿全部人类历史时期,劳动作为人们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财富的过程。此时的劳动被视为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的非异化劳动,是真正自由自觉的活动。

鲍德里亚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解读,直接来自于马尔库塞从经济学和哲学这两个不同范畴对劳动概念的区分。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明确将劳动规定为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2004:56),马尔库塞表面上赞同该规定,实际上却修正了其中的三大核心要件:1、将劳动的对象由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修正为现象学意义上的情境;2、将劳动的主体从类主体修正为作为单子存在的个体主体;3、将哲学认识论意义上的劳动同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对立起来。对于马尔库塞而言,非异化的劳动就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对象化劳动,异化劳动与对象化劳动之间是具体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而鲍德里亚又在极大程度上受到马尔库塞修正过了的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影响。

(一)承认自然界在本体论上的优先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马尔库塞一方面承认该命题是合理的,另一方面却又把本体论和近代认识论混同起来。他还主张,是否预先存在一个非人的自然界,这个问题属于康德意义上的不可知论。人所面对的,只能是“他的自身和他的世界的一种情境,它并非直接就是他的……他必须首先把每一种情境变成他的情境,他必须使这种情境和自己发生‘中介’。”(马尔库塞,1989:222)。也就是说,人不是无条件地同自然界打交道,他只能同自己所面临的情境打交道。所谓情境,就是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对具体事件的遭逢,是专属于特定认识主体的定在。当马尔库塞把劳动的对象从客观自然界改变为属人的情境时,就使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观在两个方面发生改变:第一,劳动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从自然界攫取物质生活资料,使人得以生存的谋生劳动。从更一般的存在论意义上来说,人通过劳动使得自然界所提供的情境成为“他的”情境。通过劳动的中介之后,“他”这一主体性的向度才“存在”。不是先有主体后有劳动,而是劳动的中介使得主体性得以显现。第二,劳动不能被视为对自然界进行一次性开采或者间歇性地多次叠加而发生的活动,换言之,劳动绝不是人类存在的某个局部或某个环节,而就是其持续不断的生命活动本身。

(二)马克思的劳动主体,准确来说应该是类主体和历史主体这双重主体性存在。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并使自己的历史成为整个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部分。这同马尔库塞把劳动主体混同于近代认识论的主体有着天壤之别。从笛卡尔的“我思”开始,近代认识论从来就没有正确地解决单子式个人和处于类关系中的个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认识主体的我既是个体之我也是类存在中的我,两者在应然的意义上被视为是同一个东西。当马尔库塞把劳动的对象从客观自然界修正为“他的”情境的时候,他也就像近代哲学那样混淆了个人的劳动与属于整个人类活动的劳动:“人的存在总是多于他当时的此在……这种矛盾要求一种持续的劳动以达到对这种矛盾的克服,虽说此在永远不可能止息于它本身以及它的世界的占有。”(马尔库塞,1989:231)这里的人既指实证科学意义上作为类存在的人,同时也指每一个具体的人,每个个人理所当然地分有着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存在。而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劳动采取个体劳动的形式,以个体为单位来组织,是历史客观发展的结果,而不是概念反思的规定。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劳动主体的异化与对象化:马尔库塞对鲍德里亚的理论影响

下一篇: 劳动主体的异化与对象化:马尔库塞对鲍德里亚的理论影响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