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多数学者都有自己的理解,李宗桂说道,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积极历史作用、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精神所在和气魄所在,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1]。张继功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能够提高人们思维能力,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切具有重大价值的优秀精神成果的总和[2]。罗豪才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天下一统的国家观、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价值观念的集合[3]。在笔者看来,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从包含诸子百家、古典文学、诗词曲赋、传统医术、中华武术、文物古迹等等的一种物质形态、精神意识、行为方式的文化。
认同
对于“认同”的含义,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界定。第一,从词源学角度界定。“认同”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idem,译自英语“Identity”及其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认同”的解释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新切;认可、赞同”。第二,从哲学角度界定,“认同”是一种精神分析理论术语,是指个体通过潜意识模仿某一对象而获得的心里归属感的过程[4]。第三,从心理学角度界定,“认同”是指由赞同、认可而产生的个体与群体情感上的联系。佛洛伊德把“认同”引进心理学领域,埃里克森在佛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发展,提出以“认同”为概念基础的“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他认为“认同”就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第四,从社会学角度界定,认同主要是描述一种特殊的集体现象,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但对这种共同性进行相互确认, 只有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中才可能做得到。第五,从政治学角度界定,“认同”主要强调个人身份和集体认同对个人行为的深刻影响。总而言之,“认同”就是一种认可,是一个群体中就某个东西达成一致。将“认同”概念外延延伸,以个体划分,有性别认同、自我认同。以群体划分,有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族群认同。按照这一理论,本文研究属于群体研究的范畴。
3.传统文化认同
随着各学者研究的深入,文化领域引进了“认同”这个概念,产生了“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而本文研究的仅仅只是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学术界对于传统文化认同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是指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同时产生的对民族、对自我的一种情感。中华民族儿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价值观为介质形成自我肯定、自我同一、自我激励、和自我凝聚[7]。第二,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的要素,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本身接受与认可的过程。学者李刚认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共识、归属和分享[8]。唐晓燕提出传统文化认同是指民族的成员对其传统民族文化,特别是信念、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理解和接受过程[9]。由此可见,不同的学者对中华传统我文化含义界定既存在相同的地方又存在不同的地方。首先,相同点表现为,学者们都指出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赞同。但不同点在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含义的范围理解。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认同仅仅就是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赞同。而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文化认同是指不仅仅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可,而且还包括由此产生的对民族、对自身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