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从文化视角探究对分课堂的实践意义
 
更新日期:2022-10-27   来源:   浏览次数:193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针对当前高校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上海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了名为“对分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应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 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

 
       当然,在使用“文化”这个概念时,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它自身只能指文化的某一方面因素,或者说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4]。也就是说我们在探讨文化视角时必须以文化的某个“部分”作为基础和背景,然后再把“对分课堂”教学这个问题纳入到一个可以操作和说明的环境中。

(一)人文精神。庞朴先生最先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人文主义,他对希腊、印度、中国三大古文明做比较之后指出,中国文化是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重视现世世俗生活、重视人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思想,构成了中国的人文主义[5]

在对分课堂上,人文精神可看做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突出的表现就是开始主动的学习,对知识有了探索的欲望。高校传统课堂的教学,教师把持了课堂,主要采用讲授法,甚至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在对分课堂,教师只是一个引路者,并不是知无不言,常常“抛砖引玉”,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一般给学生提供一个知识的框架,点拨重难点,学生对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后,容易课后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课下的作业也能够是自己创造力的体现,而不是机械地抄书。

(二)和谐意识

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涵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和人际关系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两个方面 。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古圣贤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端,最理想的境界应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由于全民族贵和持正观念上的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由此引发出“仁爱宽容”“与人合作”“集体主义”等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而和谐意识,在对分教学模式中鲜明地表现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传统课堂,教师讲课后学生自己学习,缺乏交流机会,感觉枯燥,知难而退,缺少攻坚克难的勇气。学习环境很难为小组学习服务,对分课堂把交流互动提到课堂上,学生带着思考后的问题或成果而来,彼此协作,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个过程互相启发,深化理解,同学之间增强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课下不学习很难参与讨论,缺课也会影响整组讨论,这些都会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有机会同教师交流,教师也可以随时参与讨论。总体上,生生、 师生互动的幅度都大大提升。

(三)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国人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各是一个整体。要了解各部分,必须了解整体,从整体的视角去把握部分的实质。

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除了因课堂上小组交流加强了学生的思辨意识之外,还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加深了对问题的整体把握。但这仍然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更客观。对分课堂上,教师给了学生更多展示的空间,无论发言表现还是作业展示,教师都能从旁观者的角度更清晰地了解学生,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另外,教师通过多次作业,对学生的水平也有客观、 稳定的评估。可以看到,这样的评估方法反映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的质量,强调过程性评价,对对分课堂取得良好效果十分关键。这也体现了文化中的整体思维。

(四)忧患意识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使中华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忧患意识是人类精神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就是基于对高校教学发展忧患意识的反映,而这种教学模式在全国的迅速推广,无论时间之速还是地域之广还是年级科目之多都体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我国教育现状的深入思考,并身体力行走出一条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途径来。      
 

上一篇: 从文化视角探究对分课堂的实践意义

下一篇: 从文化视角探究对分课堂的实践意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