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大理大学医学科学馆的形式比较简单,服务渐趋落后,区域特色不再突出,再加上场馆面积、经费投入、队伍培训及管理维护等因素的制约,严重限制了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生命科学、现代医学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医学科学馆的建设也有待融入更多新的内容。因此,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思路,将有助于加强医学科学馆的服务功能,有利于规范化的管理,有利于充分整合医学院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凸显学院的教学特色,扩大学校知名度。
(一)进一步完善医学科学馆内涵,拓展教育内容
我校医学科学馆在场馆面积、标本数量、经费投入、管内环境等方面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将医学科学馆构建成现代化的科普教育基地,才能更好地为医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场地,吸引其他院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参观学习,传播医学科普知识,弘扬中华医药文化,架构对外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地方高校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民众大健康的意识和水平。
1、场馆建设。首先,从展馆功能上进行精心规划。医学科学馆应与时俱进,在展馆内容上不断更新人体标本,合理融入大健康、中医民族医药、医学史、医学伦理等医学相关教育。其次,从展示形式上进行科学设计。从参观路线、功能模块、标本选放、灯光背景、环境通风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场景氛围。
2、多功能模块设置。根据开放对象的不同,将医学科学馆划分成相应的功能模块,打造突出的教育主题。(1)医学教育模块:包括正常人体结构展示区、断层解剖展示区、大体病理解剖展示区、人体发生发育展示区、人体寄生虫展示区、媒介与微生物展示区等,专门为医学生提供实验教学和开放性实验场地。(2)生命科学教育模块:包括遗体捐献宣传区、大健康教育宣传区、生理心理卫生教育区,主要为校外学生和社会人员提供科普教育知识,适当增加昆虫、植物、动物标本,使展厅涵盖面更广泛。(3)人文素质和医学伦理展示区:包括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医患沟通、医学史和中医民族医药等知识的宣传,可通过展板、投影、网络数字化等方式进行展示,构建学校对外开放的现代化交流学习平台。
3、数字化建设。(1)建设虚拟医学科学馆,将现有的各种标本进行拍照、编号、生成二维码,同时加上一些从临床收集到的医学影像图片、视频、案例资料等,以网站的形式进行展示。(2)建立人性化共享端口,增加外网访问,让更多的人和院校共享实体馆和虚拟管的优化资源,充分发挥科普教育作用和大力扩展受益人员。(3)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方便后台进行教学组织、人员统计、数据传输、系统更新等各种管理。
(二)完善建设医学科学馆管理系统,规范管理制度
1、制度管理:制定一系列必要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实践教学、人员财产安全和场馆高效运转,以管理促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依据医学科学馆现有条件和实际使用情况,有必要制定适合学校和当地社会需要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大理大学医学科学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大理大学医学科学馆安全制度》、《大理大学医学科学馆对外开放制度》、《大理大学医学科学馆公物损坏赔偿制度》等,以保障日常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此外,科学馆应该免费开放,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开支标本损耗维护补充、卫生管理、教师和学生值班补贴等。
2、人员管理:领导班子、教师、学生骨干是科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力量。首先,医学科学馆常年拟设立馆长1名、实验技术员2名、专兼职讲解员3名、勤工俭学或学生志愿者若干。其次,加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培训,培训专兼职讲解员、兴趣骨干学生和志愿服务者,规范他们的礼仪行为,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树立全体工作人员廉洁、勤政、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此外,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与更换,鼓励他们参与医学科学馆的建设与管理,积极申报课题,撰写研究成果。3、安全管理: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加强安全管理必须突出责任落实,医学科学管按季度或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参照《大理大学医学科学馆应急预案》,填报《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室、医学科学馆安全自查表》。其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时刻重视财产安全,不仅安排专业实验人员对科学馆的标本进行检查、保养和标识,还安排场地管理人员进行卫生、水电、窗帘、网络和排风系统等设施的检查,如果有人员对馆内物品造成破坏,须及时登记、追偿和补充。而最重要的安全问题,是在组织教学和接待参观人员过程中,要制定接待方案和事故防范预案,防患于未然,杜绝一切隐患因素。
4、网络平台管理:虚拟医学科学馆在将来的医学教育和科普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良好的网络后台管理,不仅可以获得诸如参观人次、标本存量与分布、工作安排、经费使用等各种数据信息,还可以实时更新虚拟馆的内容,提高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