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朋辈课堂时间的调整
在朋辈课堂刚展开的时候,由于没有对全体参与朋辈课堂的时间做出统一的调研安排,只是粗略的集体安排在一个统一的时间段,导致有些同学无法正常的到场参与活动,也阻碍了一些部分担任“讲师”的同学的积极性。后来通过收集全体学生的课表,并进行对比,选出大部分同学共同的休闲时间,对于部分个人情况特殊的同学,进行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举措,在安排课程时尽量避免同学们的节假日时间,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同学们对于朋辈课堂的抵触情绪。对于课程的单节时间也进行了调整,追加了中途休整时间,不仅使得上课的同学得到休息,也可以使得“讲师”能够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加大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2)关于朋辈课堂讲师的调整
在朋辈课堂筹备时期,对于学生“讲师”的选择,仅仅进行了基础的绩点选拔,没有考虑到担任讲师的同学的具体情况,同时分工不够明确。后来根据同学们的反应,反映出部分担任讲师的同学属于“做的会,讲不出”的状态,很难实现自身优势的转化,导致课堂效果并不好。后来改变策略,在培训这些同学的讲解能力时,也选举出在各种科目上不仅成绩优秀,而且表达能力优秀,同时具有责任心的同学。并且根据课后同学评价,灵活地调整不同同学的分工。表达能力优秀的同学作为课堂讲师,书面能力优秀的同学负责课堂测试和讲义整理的工作。
(3)关于朋辈课堂的奖励机制的调整
最初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参加朋辈课堂的积极性,设置了一系列能够提高同学们参加朋辈课堂积极性的奖励机制,但是由于设置的不合理,其中就存在没有考虑各位同学们的学习基础,仅仅将在课堂上的测试成绩作为奖励的唯一标准。导致一些基础比较落后的同学的积极性降低,甚至出现了一些讲师不愿意选择基础较差的同学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后来逐渐的更改和完善,调整为根据帮扶同学的进步程度作为奖励的标准,受到了同学们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