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更新日期:2020-05-20   来源:教育观察   浏览次数:17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专业设置及调整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不够我国现有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都设置为文、理、医、工、艺等多学科专业群,在专业设置方面追求高大上和齐全,

 
 1.专业设置及调整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不够

我国现有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都设置为文、理、医、工、艺等多学科专业群,在专业设置方面追求高大上和齐全,专业设置的原则主要是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需要,一味迎合当前教育市场需求设置,热衷开设热门专业、新兴专业、交叉学科专业,盲目跟风,而不是直接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开设和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耦合度差,与地方经济产业群不相匹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方本科院校未集中力量发展地方产业群所需要的特色专业,未深度扩展和建设自身传统优势专业,专业竞争实力较弱。高校往往为迎合市场需求新开设的热门专业中,自身师资力量都不能达到开展教学和科研要求,更谈不上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2.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企业、行业参与度不够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各高校教务部门基于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高等教育内涵式建设等要求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企业、行业参与程度不够,培养方案未能明显体现出企业、行业对就业工作岗位胜任素质要求。教育实践中,有许多学校会请企业、行业代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但是大多数高校局限在征求意见方面,流于表面和形式,在人才培养后期的确定过程中还是以学校需求为准,校企相互交融不够。同时,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与学校未严格执行共同制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有些企业在利益的驱逐下,单方面违背校企共同培育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将学生作为利益获取来源,如对学生加收实习场地使用费或者降低学生实习待遇等。



3.课程体系设置千篇一律,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高校课程设置千篇一律,通常设置为通识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内实践课、课外实践课,普遍存着特色课程、优势课程、在线课程资源、实践能力培育课程、创造性思维课程、创新创业孵化培育课程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企业行业参与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比例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差异化、高质量教育发展诉求。同时在公共课课程设置方面,大多实行“一刀切”,课程内容大而不专、与学生差异化的起点能力、学习动机匹配度差,大量存在“水课、满堂灌、照本宣科”式教学,教学质量低。同时,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实践课程设置比例低于30%[4],实践课程设置流程不合理,许多校内专业实践课程安排在大四年级,大多学生大四正外出实习,实践课程资源浪费严重。



4.平台建设资源严重不足,使用和维护不当

在平台建设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心-边缘”结构,优质平台建设资源流向重点本科院校,而地方本科院校处于边缘地位,加上自身学科基础薄弱,在各项平台评比工作中吸引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参与建设能力差,平台建设资源严重不足。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严重缺乏,省级校企共建平台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平台直接服务于企业经济利益发展能力低,无法满足企业重大科学研究需求,导致校企、校行共建共享资源平台的积极性严重不足,大多数企业选择与一流大学进行合作共建平台。同时在平台使用和维护方面,存在平台资源更新速度慢、使用效率低、使用流程不规范、维护成本过高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现有大多本科院校实验室开放度不够,在学校非实验课安排时,学生不能参与实验活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