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算与存量资产之间有机结合不够
国有资产管理分为资产实物形态管理和资产货币形态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没有科学地对国有资产实现预算控制和管理,导致预算和管理脱节。一般来说,编制预算前应对管理对象的业务和历史情况进行梳理,对资产存量数据进行分析,最后科学地进行预算编制。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时仅对项目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专家评审时也仅根据统一标准对项目本身的科学性以及申请的资金进行审核,没有对该项目的历史情况以及申请预算单位已有的资产进行分析,导致项目预算与资产的配比不科学,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2.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
首先管理权限设置不合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统一采用财政部建设的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仅为各单位分发一个账号,权限集中且唯一,一般单位为避免其他使用者因操作失误造成数据篡改或丢失,仅有资产实物形态管理和资产货币形态管理人员登陆使用,资产的录入以及更新仅仅由一人兼顾完成,其他人员没有操作和查询权限,不能通过系统实时掌握自身名下资产情况,不利于资产的权责分明和有效管理,且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其次系统功能不完善。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该系统日常操作繁琐,资产信息重复录入,与预算系统脱节,没有自动对账功能,无法实现维修、替换、增加的部分资产与原资产的对应等。在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无法提供及时、准确、动态的资产数据信息,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资产管理问题,必然造成资产管理效率的低下。
3 、资产处置不及时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重配置、轻处置的现象。闲置或无使用价值的资产不会影响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但处置时手续繁琐、程序复杂,往往导致部分单位存在常年不开展资产处置工作的情况。其次财政部2016年组织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全面清查与管理工作,通过全面的清查梳理,各单位已将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将资产损益情况、待报废资产情况均已按程序报送财政部,由于涉及单位多,审核程序复杂,财政部无法及时批复,导致资产账目中存在大量待报废、损益资产,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4 、资产日常监管不到位
首先,制度不完善。部分事业单位存在没有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管理制度和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的制度;或存在有制度但形同虚设,没有按照制度执行的情况;或制度常年不修定,没有根据财政部最新要求及时修改,导致制度有名无实。资产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管理不科学,存在资产购买了长期不使用的情况和还没到达规定报废年限就闲置的情况。其次,资产购置入库后缺乏对资产卡片的管理,领用人在领用时会有登记,但资产在日后的调剂或者资产管理人员发生变化时没有及时在资产系统中变更,导致资产账目混乱,管理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