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入研判分析,加强配置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单位履职的实际需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及上级部门的要求,加强资产配置管理,将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在夯实预算管理的同时细化资产配置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资产配置前的科学论证和效益分析,在确定购买国有资产之前,对项目进行整体的分析预测,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资产使用效果进行研判,确保配置资产的增值保值。避免出现新配置资产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无法满足需求而被淘汰,要从源头上强化资产的管理,要严格控制资产的配置。
2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日常监管
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资产管理制度的缺失、疏于管理等问题,建立健全资产管理长效机制是各单位管理资产的首要任务。各单位应根据财政部201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结合单位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资产的配置、采购、使用及处置等环节的操作流程,明确职责分工。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从保管、维护、清理、报废各个环节入手,定期盘点、及时处置,准确登记并及时更新资产卡片信息,确保“一物一卡”、不重不漏。
3、 优化系统功能,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应充分应用网络技术实现数据共享。首先,将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均纳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精细化管理,使资产管理细化到具体项目、具体岗位个人,单位内部所有人均按照不同权限可随时执行资产的申请、查看、转让、报废等,将各部门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申请”。其次,将财务预算系统、资产系统、政府采购系统等系统有机结合,优化资源配置,丰富系统模块功能。将国有资产实时状态、管理原则、管理目标转变为直观数据指标,及时、准确的反映资产信息。将各系统集成统一平台,让数据之间互联互通,让资产的预算申报、购置、使用、管理、报废整个生命周期均在一个系统中运行。最后,实现财政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可随时查看获取实时数据,申报同类资产预算时可查看原有资产信息,全面掌握资产状况以及预算申报、执行等情况,各类资产报表也可从系统中直接生成导出,避免人工计算出现差错,将财务核算和实物管理有机结合,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的控制和协调,更好地实现各单位对资产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