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走校政企结合之路提高青年教师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更新日期:2020-05-22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浏览次数:18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青年教师是高校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那么,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式

 
 青年教师是高校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那么,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各个高校也是花样百出。但关键的一点,就是离不开社会实践,离不开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与支持。青年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再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只能通过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才能真正锤炼为实践创新能力。

(一)构建校政企合作平台和服务团队

由学校、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构建“校政企三位一体”的合作平台。 一方面由地方政府给与政策支持,行政部门、行业企业与高校三方进行合作,在校内、外建设教师实践基地、培养发展中心。 青年教师在校内基地可以提高教学理论技能,在校外基地进行实践锻炼,通过系列培训使教师们既有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建立联盟式的合作,与社会各界常态化合作并深入完善,由行政部门专家、高校教师和企业高技能人才等构成“双向聘用、岗位轮换、定期顶岗”等交叉培养的新模式。 突出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借助于校政企合作平台,利用高校智力资源,发挥专业优势,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政府、行业企业各类技术和服务需求。学校建立技术服务团队,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或专家牵头,做项目负责人,动员有一定专业基础和能力的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由老教授带动青年教师开展相关技术服务活动和项目研析,从而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广东科技学院与东莞市财政局、科技局、科协和一些知名企业组建了“校政企协同创新”平台,广东科技学院财经系成立了“财政财务绩效评价与服务中心”,其目标是利用本中心平台与政府部门、企业结成协同创新关系,共同研究探索财政财务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通过申报课题、共同研究、联合攻关等形式,推进绩效评价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成果应用创新。在本着保障教学工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下,与东莞市财政局和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本中心的人才技术优势,合理利用中心物质资源,实现服务政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目的。同时,切实推进产学研结合和“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锻炼和培育一批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服务政府和企业的能力,建立起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和实践应用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从根本上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支持青年教师深度参与政府企业合作项目

财政财务绩效评价与服务团队主体成员都是青年教师,以校政企合作项目为载体,让青年教师们参与项目申报、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实施评价、项目结项报告等全过程,培养他们绩效评级实际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业务上,自2013年2月中心承接第一个评价项目《东莞市2011-2012年度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实施经费绩效评价》以来,一共承担并圆满完成8大项,752个子项目的财政绩效评价工作,评价和审核总金额197610.71万元,参与评价人数为84人(其中80%为青年教师)。一个项目做完,青年老师们都感觉到收获颇丰,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假以时日,他们就可以独挡一面了。在技术上,整个绩效评价过程非常复杂,技术难度较大。本中心大胆启用青年教师,将难度较大的评价指标设计、逻辑框架计算表、评价报告撰写等交与他们负责,这些青年教师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才能,精心计算和设计,辛勤工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绩效评价工作任务,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很快。

青年教师还将在财政财务绩效评价和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鲜活案例运用到课堂,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思维的启迪和能力培养。改进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行“双教师制度”。专业理论方法授课由青年老师主讲,实操和岗位工作要领聘请企业行家现场教学。这样既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能手和骨干。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走校政企结合之路提高青年教师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下一篇: 走校政企结合之路提高青年教师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