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建设不完善,志愿开展不通畅
制度的不健全,一方面是针对大学生群体而言的。支教生的生活安全、经费补贴、考核评估、奖惩举措等方面都缺乏统一高效的制度保障。高校有关单位缺乏相应的政策指导,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是对于受教育的群体而言的。严谨的选拔机制的缺失也使前去支教的大学生本身能力良莠不齐,知识、资源浪费,支教大学生和乡村对接学校双方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等不良后果。未对来服务能力、素养、情怀任一方面的缺失,都容易造成教学低质量、低效率的恶性循环,社会的“老师们”建立统一标准的考核体系,支教活动的最终效果远不如预期。
高校、支援学校、当地政府,三方沟通不密切
对接的过程中,高校、政府、支教点三方并没有密切配合。由于当地政府和受援学校对于支教大学生的不了解、不重视和不信任,大学生的相应权益也无法得到足够的保障。支教过程中配套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改革、教学产生的经费报销等影响学生支教的关键环节也因为高校与当地校方缺乏沟通变得繁琐复杂。而高校大学生对于支援地学生的学情也缺乏深入了解,所以教学活动往往并未起到预期的育人效果。
支教内容不明确,活动实效不明显
由于高校大学生支教多为短期支教,人员流动也相对频繁,因此系统性教授某一学科的知识并不易于实施。相比较而言,教学如能更侧重于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传授学习方法,以点带面地进行教学设计,将更具现实意义。但是,大部分支教学生并不能从支援地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举阅读教育为例,在营造“书香校园”自上而下的推进过程中,尤其是指定学生必读经典书目列入考试检测范畴后,“读书热”在众多曾经“去阅读化”的村小学校,空前异常火热起来。但由于支教大学生缺乏阅读指导的针对性,放羊式的“自由漫读”使得很多乡村小学生处在“无人指导的浅阅读”中,严重缺乏自主深度阅读的能力,因而也就无法体会到阅读的深刻魅力,难以生发对于阅读的真诚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