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特点
 
更新日期:2020-05-25   来源:http://jyyjysy.soripan.net/tou   浏览次数:20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女生暴力事件增多,以性羞辱为主暴力一词与女性给人的一贯印象不同,似乎只专属于男性。但随着时代发展,女生暴力开始展露在人们面前。学者黄泽

 
 (一)女生暴力事件增多,以性羞辱为主

“暴力”一词与女性给人的一贯印象不同,似乎只“专属”于男性。但随着时代发展,女生暴力开始展露在人们面前。学者黄泽鹏等人指出,近些年女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比例逐年增加。目前,针对“女生校园暴力”尚未出现一个明确定义。本文中的“女生校园暴力”指一群或一个女生对某一个或几个女生在校园中进行侮辱、虐待的暴力行为。

比起男生以身体暴力为主,表现为激烈的肢体冲撞攻击,或使用器械以力量性动作为主要的激情式攻击方式,如打架斗殴等。女生暴力更加隐秘、持续,通过侮辱式的软暴力来向受害者施压,如语言暴力、冷暴力等。这是女生暴力区别于男生暴力的显著特点。女生施暴有其独特性,其暴力方式以性羞辱为主,具有侮辱、展示的成分,施暴者以看到受害者被羞辱后的求饶为乐。由于生理构成的不同,女生性发育要比男生早,女生的性别意识也比同龄男生更早、更成熟。女生校园暴力也与女生更敏感、较早苏醒的性别意识有关。“太原师范学院校园暴力”事件中李某对王芝芝进行扒衣服、拍裸照的性羞辱,并将其传播。强迫女性裸露身体,在拍摄过程中有凌辱行为都会给女性身心带来难以自愈的伤害。

女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有多方面原因。从个体方面来看,青春期的校园女生情绪不稳定,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出现情绪失控下的暴力行为。生理变化明显阶段即月经期间孕激素变化,女性更容易焦躁、愤怒,从而出现不理智的行为。从家庭方面看,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特别是在我国“性保守”的大背景下,父母是最先能感知孩子生理变化的人,孩子对自己身体上困惑羞于向老师等外人交流,此时父母作为孩子的“性启蒙”老师,对孩子进行生理知识的教育非常重要。有些家长对此类话题羞于开口,甚至“谈性色变”,视“性”为洪水猛兽,不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很可能使孩子无法对自己的身体、生理变化有正确的认识,继而更难尊重别人的身体。郝博和严红英两位学者特别指出,在行为粗暴的母亲身边长大下的女儿也有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影响。“太原师范学院校园暴力”事件中李某就将侮辱他人身体作为伤害别人的武器,殊不知不尊重他人身体,也是对同为女性的自己的践踏。从社会方面看,我国目前生理课程尚未普及,就算有相关课程教师也极为敷衍,师生难以正视相关知识,甚至学生间相互戏谑调笑。“性”一话题始终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相关教育的推进更举步维艰。近年来,女性性话题热度持续升温。不少网民开始探讨性方面的男女平等。确实,在当今社会中,比起男性,女性的生理话题显得更加难以启齿。例如女性携带卫生巾总是畏畏缩缩,用掩盖物遮盖。在中小学校,甚至会出现“月经羞辱”的情况。这些都是性教育的缺失。从学校方面看,女生校园暴力不同于男生校园暴力的激烈肢体冲突,因其独特性,很难得到校方重视,教师等学校管理人员视之为“小打小闹”,却忽视了其背后的杀伤力。所以当女学生中有了异常倾向时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的重视和处理,最终演变为校园暴力事件。

(二)团体作案,伴以冷暴力

学者严红英指出:女生合群、胆子相比男生较小的特点决定在进行暴力行为时多以多对一,或多对多形式展开。此外,在暴力行为中,个体会觉得自己的身份隐藏在集体之中,更容易做出超出理智的行为。这也与心理相关,在多人情况下相互煽动,负罪感和恐惧心理会有所减轻,即“去个体化”。例如在女生宿舍中,女生为了追求“合群”,避免出现被谴责或孤立的局面,会做出一些从众行为,这些行为未必都是正确的。这些施暴者未必和受害者有“深仇大恨”,仅仅因为群体中有人这样做,便也追随他进行施暴。例如“太原师范学院校园暴力”事件中李某的“帮手”赵某协助李某扒王芝芝衣服,并录制视频。校园暴力作为多以团伙作案形式出现,但未必过错方每个人都是“肢体”上的施暴者,有一、两个作为旁观者的角色围观。他们或起到语言上的推波助澜、或拍摄视频上传网络。这些旁观者无论是沉默不语还是鼓动呐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态的发展。“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不无道理。

除了直接的肢体伤害,还有一种暴力不可忽略——冷暴力。这也是女生校园暴力事件中特点之一。起侮辱性绰号、孤立性举动也会对受害者起到不可小觑的伤害。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提出来高语境和低语境传播的概念。高语境传播指在传播过程中大部分信息在物质语境中或在个人身上,较少存在于被传递的信息中;低语境则相反。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国家,比起欧美国家善用直接的语言表达自己好恶意思,我们则喜欢委婉、迂回、间接的表达,借用眼神、表情、身体动作进行暗示。这就导致了听者未必能完全领悟说者的“言外之意”。因此,在高语境国家善于察言观色,有较强的领悟力才能更好地把握说话者的意思。如此,比起低语境国家,高语境国家更容易出现冷暴力。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没有文化断层的国家,大众间有一种不必多言即可达成某种“默契”的交流方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高语境下人们更愿意采用不激烈的言语来解决矛盾,例如沉默、眼神暗示等“冷暴力”。冷暴力会造成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无可诉说的窘迫处境。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特点

下一篇: 高校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特点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