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更新日期:2020-05-26   来源:思想战线   浏览次数:39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高校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缺失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

 
 (一)高校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缺失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并将其输向社会的重任,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尚未摘下“唯就业”的帽子,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专业课程,在课程学时分配上倚重于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专业培养,忽视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性,难以真正做到“专业培养”与“文化育人”两条腿走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是深隐、无形的,国事盛衰与文化的传承密切相关,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岂能对璨若星河的辉煌文化及其对民族和谐、国家统一和民意写实的特殊贡献视若无睹?

(二)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精神内涵把握还不够准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大学生无论在知识、思想和价值观等层面上都趋于成熟,用什么样的“文”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是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目前,多数高校教师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机械地宣讲,课堂上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缺少对传统文化特色的把握,以及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进行深入的发掘,没有将中华传统文化深层次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之中,其结果就是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了“一堂历史课”,学生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多地还是停留于“蜻蜓点水”的层面,更难在教师的讲授中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风骨神韵。

(三)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有待进一步激发

当今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样多变,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植入”大学生生活的深度前所未有,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90后”大学生,他们更多地乐衷于“快餐”文化,尊崇“佛系文化”,强调个性与“非主流”,不愿敞开心扉与人沟通、交流,而喜欢在网络上“刷”存在感,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学习兴趣,具体表现,如有些大学生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历史意义;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以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有些大学生对待英雄人物毫无温情和敬意,他们肆意脱离历史时空场景,对历史人物特别是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用调侃、讥笑、挪揄的语言加以矮化、丑化,甚至妖魔化,甚至毫不忌讳地为历史反面人物评功摆好;有些大学生民族意识、政治意识、诚信意识、感恩意识淡化,一味追求追求物质享受;有些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没有必要学习……甚至有些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抱残守旧的故纸堆和旧书架。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