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薪酬差距管理的会计特征
 
更新日期:2020-05-27   来源:管理现代化   浏览次数:18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会计的本质价值管理是人们追求经济效益的重要实践形式,提高经济效益是进行价值管理的根本目的。人们对价值运动进行管理,目的是提高价值运动的

 
 (一)会计的本质

价值管理是人们追求经济效益的重要实践形式,提高经济效益是进行价值管理的根本目的。人们对价值运动进行管理,目的是提高价值运动的效益,表现为价值增值的扩大,提高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价值运动中就需要以尽可能少的价值占用和价值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价值增值。会计是随生产劳动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经济效益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是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无论是从原始形态的会计“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收支、支付日等等记载下来”[2],还是到会计从生产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项专门的对再生产过程的管理活动,它总是围绕着“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占用、价值耗费以及价值增值、价值分配”这一主题所开展的一项管理活动。会计始终发挥着对劳动耗费和效用进行记录、计算、比较分析、考核与监督的功能,“实现了对价值运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3]。因此可以说,会计是一项对价值运动进行管理的工作。

会计的历史发展表明,不论社会如何变化、经济如何发展,在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下都能体现出会计最为一般的价值管理属性。并且,这一本质属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这进一步表明,会计内在功能的发挥深受社会环境发展程度的制约,体现了会计显著的社会属性。

(二)薪酬差距管理的会计特征

薪酬是会计工作中有关成本费用的内容,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价值运动形式,企业管理中对其差距的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故而薪酬差距管理与经济效益紧密相连,具有显著的会计意义上的管理特征。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薪酬差距作为管理实践中的激励工具,其目的正是在于通过合理设置薪酬差距,最大化激励具有不同工作能力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内凝聚并形成工作合力,以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为企业带来最大经济效益。锦标赛理论认为拉大薪酬差距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行为理论主张缩小薪酬差距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然而无论是锦标赛理论抑或是行为理论,其最终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企业内员工劳动价值运动过程的管理,而这与会计管理活动论下的价值管理思想实际上是相通的,即企业通过薪酬差距这一价值差量手段来影响不同层级员工的行为,积极引导各层级员工共同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薪酬差距管理具有显著的会计特征,可进一步分述如下:1.薪酬差距管理属于会计管理的工作内容

薪酬是指货币以及能够转化为货币的经济性报酬,是会计工作中有关成本费用的内容。人们在资金运用阶段对薪酬差距这一价值差量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故而薪酬差距管理与经济效益紧密相连,薪酬差距管理属于会计管理的工作内容。

2.设置薪酬差距的目的符合会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

企业设定一定的薪酬差距,目的是为了通过价值差量手段来影响不同层级员工的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创造价值并防止偏离价值管理轨道,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3.薪酬差距管理侧重于会计控制职能的发挥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具有反映和控制两大职能,人们对薪酬差距的管理意在通过价值差量手段控制不同层级员工的行为,侧重于实现控制职能。进一步地,薪酬差距管理实质上是一种侧重于会计控制职能发挥的管理活动,是一个管控系统,它能够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有机结合。

4.薪酬差距管理具有社会属性

薪酬差距激励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如经理人更换选拔机制、高管控制权、政治关联、风险、技术等环境因素会影响薪酬差距的激励效应。

总之,薪酬差距管理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企业内员工劳动价值运动过程的管理,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这一目的实现的是内嵌于其自身的价值管控机制。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薪酬差距管理的会计特征

下一篇: 薪酬差距管理的会计特征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