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更新日期:2020-05-28   来源:教育探索   浏览次数:19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传统教学模式更侧重于知识传授,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地位,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把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

传统教学模式更侧重于知识传授,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地位,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把学生当作消极的、被动的,是教的对象、教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缺少新意。

《食品营养与安全》公共选修课“讲座式“教学法的实施,实际上是将教师主体型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型教学模式,即采用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某个或若干个相关章节内容的授课,期间学生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堂上要求学生与教师积极地进行相互交流,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以实现角色的互动转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真正“动”起来。

2、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

长期以来,所谓“师者,传教授道解惑”的想法根深蒂固,学生早已习惯教师讲授,自己不断记录笔记并背诵。缺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食品营养与安全》公共选修课建立了学习讨论微信群,每一次讲座前,上传相关资料供学生提前预习,课后分享相关拓展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同时学生可以将查阅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全球网上课程的不断增长,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网络学习平台。《食品营养与安全》选修课利用课堂讲座式教学与课外网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观看相关课程的视频,并就视频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若干疑问或自己的想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思辨和理性批判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3、新颖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讲座式教学要充分考虑知识新颖性与系统性的关系,传统的单一教师授课方式,按照课本教授,知识系统性较好,但难以拓展知识。《食品营养与安全》选修课的开设要求教师同时备课,对每次专题设计到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结合学科前沿动态,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实际课题项目中的常见问题,使用过的工具软件以及最新的专业研究等内容丰富到讲座环节,将知识新颖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同时根据教学经验,将讲座内容整理编写《食品营养与安全》选修课教材,提高授课的针对性。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讲座式教学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修课的开设是为了拓宽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讲座式教学也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满足学生对讲座知识性的要求。《食品营养与安全》选修课在课程设计上增加了一次问卷调查实践教学,实施通过 “问卷星”平台,调查全院学生营养情况及食堂饭菜满意度,学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 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们分成10小组在校园内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 从具体调查对象的确定、样本的抽取、问卷的发放、回收、数据资料整理、查阅文献资料、对数据进行多角度分析研究。教师仅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辅助指导,主要实施过程均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通过上述实践, 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水平均有很大提高。

5、平时期末相结合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考核方式最终成绩以期末考试作为课程最终成绩,考核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在统一的考试内容、形式和评估标准的驱动下,容易使学生思维受限,拘束于书本上已有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可能产生学生为分数死记硬背的情况。不能全方位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而公共选修课作为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学生能力,增强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其课程考核更是关系到课程目的能否真正实现、意义真正体现的关键环节。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成绩构成主要以过程评价为主,期末考核为辅,其中过程评价占60%,包括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学生回答问题、小组教学模拟、问卷调查等形式。期末成绩占40%,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指导手册等,针对食品营养学课程营养配餐内容设计题目,用食物交换份法编制一周食谱。并最终形成报告。相较于传统考核评价方式,更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知识点掌握等全方面学习素质和学习成效的体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下一篇: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