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哲学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归宿,以道德自觉为礼的存在前提,有德礼并重、合德礼于一体的趋向。仁是儒家伦理的内核,各种具体的规范,孔子更看重的也是礼的内在精神。
(一)礼的核心:仁
1、克己复礼
孔子宣扬仁,提倡德治,客观上有以仁替礼的倾向,主观愿望是由仁来推动和恢复礼曾有的权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克己复礼”是孔子对于“仁”的解释,后来被极端化到“存天理,灭人欲”也让很多人对之产生极大的误解。克己,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但并不是就要求放弃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克己,叫人不做不合理之事;复礼,并非恢复周礼,儒家的礼是对社会万物之间运行秩序的高度概括,是对社会良性运行的规范。
孟子倡导礼和仁政同步。孟子主张以仁政治国,要求当政者以礼自律,以身作则。“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9]他认为如果在上的不讲礼仪规矩,在下的不接受教育,违法乱纪的人到处不断,国家就会很快灭亡。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财富十分有限,个人无节制满足自己的欲望,必然会使社会充满动荡与浮躁,使人们始终处于不安之中。
2、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0]《论语》对于爱人有两种解释:第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人”不仅是洁身自爱和爱自己的亲人,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1] 以爱为原则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内心有仁的人,往往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也可以真正的无私助人。孔子以仁来重新诠释礼的精神,提出的“仁者爱人”不同于墨子的“兼爱”,是由血亲爱亲之情推扩而来,因而是有差等的,以“仁”为精神实质的儒家之“礼”也以维护血缘亲情为第一原则。[12]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和阶级出身地位等无关,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仁者并非只会关怀比自己轻贱的人,仁者眼中只有贴近仁与远离仁的人。
(二)儒家的义利观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是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包含于礼;利通常被解读为物质利益和人所追求的私利。《论语》中,儒家对于义和利的态度是:义然后取利。“富与贵,人之所欲也”,所以治国要“因民之利而利之”,并且孔子认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天下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表明儒家并非绝对的排斥利,在天下政治清明时,财富、地位应该分配公平,社会中的人皆有足够的物质利益,同时也要坚持着高尚的道德原则,所以认为当天下混乱,通过无道之法而得财是违背良心与道德的可耻之事。可见,儒家认为义和利并非是截然对立的,只是有孰轻孰重和是否正当之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过程,每一个人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利益,每一个所追求的都是物质与灵魂的双赢,但是怎样在利于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儒家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取舍标准:当义与利的矛盾可以调和时,义然后取利;当义与利的矛盾不可调和时,去利而取义,甚至舍生取义。这也是礼对与义与利的取舍的最高要求。
(三)儒家中庸思想
中庸是对人事、社会和自然等和谐运行的要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到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既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时,不偏不倚,无过之无不及的常行之道。中庸之道是最高超的道德智慧,是极其高明的思想,体现了道德智慧的精神特质。它既以一系列博大精深的道德范畴为表征,如“道”、“仁”、“德”等,又表现在人们日常的、世俗的生活之中,表现为适恰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态度和境界。中庸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的思想。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道德智慧体现为我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是个体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中,肯定他人、他物的存在价值,能领悟出与自己的适度关系,并能恰如其分地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意识和能力。就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处理好人与自身的关系,要求人能做到内外一致,身心和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主张以“和为贵”,中庸之道就要让让大家都参照它的道德标准,先确定自己的身份,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份去做应该做的,去发展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