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内涵
 
更新日期:2020-06-01   来源:   浏览次数:16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德国学者Haken于1971年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出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协同育人是两

 
 德国学者Haken于1971年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出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1+1>2 的协同效应。协同育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办学主体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各方面优质资源,全方位合作与协同,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使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的教育活动。
“产教融合”相比早先的“校企合作”具有更宽泛、更宏观性的特点。它是“产业”与“教育”两个行业之间的结合,是双方在同一框架下相互交融、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由于培养人才的需要而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社会培训等方面具有单体互动性。“产教融合”则将产业的理念、技术、资源整合到学校的培养体系、课程、实训以及师资建设中,同时将学校培养的学生、科研和双创成果带给产业,共享和优化产学资源配置,助力产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校企双方都是合作主导者,形成发展的共同体。
在教学过程中,校企合作下的学校一般开展的多是“订单式培养”、“合作办班”、“定向培训”等形式,对接的往往是某个企业,其教学标准也多囿于企业要求。而在产教融合意义下,学校的对接对象更为广泛,面临的是行业统一性要求,教学采用产业、行业标准;实训、实习强调的也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干真做,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测评也依据学校和企业双重标准进行。
产教融合本质上是一种大跨界融合合作模式,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来引导和促进行业、企业、政府、学校、中介机构等将教育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教育主体间的壁垒,让高校和企业将各自的一部分优质资源拿出来进行合作共用,充分释放政校行企各方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互补性资源而实现的深度合作,以达到资源互补、合作展共赢的目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内涵

下一篇: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内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