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社会的核心在于媒介场域与社会场域的完美融合。社会是由多种媒介组成的,媒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介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媒介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媒介的社会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媒介场域与社会场域高度融合,两者的界限消失,社会整体呈现媒介化状态。具体而言,媒介社会作为媒介融合和媒介社会化的产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媒介关系取代社会关系
大众传播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联系依靠传统传播媒介,如信件等进行,社会关系依据不同个体之间交往的密切程度而确定,所分层次明显且基本无交叉。而媒介社会背景下,社会成员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介进行多圈层交往,如由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好友组成的线上朋友圈、具有血缘关系或见面便捷性的亲属朋友圈,以及前面两者交叉的朋友圈等。媒介社会化直接导致了社会成员之间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社会关系的变化。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传统社会的“要么很紧密、要么不认识”的极端状态转变成了“依据媒介互动亲密度而确定”的可变状态。
社会成员之间的媒介互动越活跃,其联系就越紧密,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就越近,反之则越远。换言之,媒介关系影响社会关系,甚至取代社会关系。
(二)媒介行为影响社会行为
传统社会中,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通常受自身性格特点、周围环境、对象关联程度等因素影响,媒介社会也不例外。媒介社会中,多种媒介的出现延伸了人的感官,重构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而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究其根本为媒介行为,成员受自身性格特点、媒介环境、媒介文化等的影响,针对某一事件做出相应的媒介反应,进而产生一定的媒介社会影响。
媒介社会中,媒介工具的使用程度高低、媒介环境的好坏与否、媒介素养的高低都在影响着社会成员本身的媒介行为,对媒介社会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媒介使用社会化、理性化成为媒介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媒介文化推动社会文化
学者周宪认为,“中国的文化格局是多元并存的格局,是主导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三元并立的结构。”三种文化共同作用,形成了媒介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随着媒介工具的普及,媒介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与此同时,社会转变成媒介社会,媒介文化相应成为了主导文化,三元并立结构中的二元文化均受到媒介文化的深刻影响。
媒介文化作为媒介社会的产物,其本身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复杂性等特点,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之间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媒介文化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
(四)媒介角色大转变
社会媒介化过程中,媒介部分或者全部取代了社会行动及社会机构,且改变了它们的原貌和特质。媒介社会之下,由于媒介的普遍性和超强可接触性,不同社会成员可对同一事件同时发表不同的观点,媒介行动与非媒介行动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自媒体兴起并大肆发展,媒介话语权开始从机构媒体向自媒体分发,只有机构媒体掌握媒介话语权的情况被改变,不同媒体的媒介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媒介角色从大众走向个体是媒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往以组织方式呈现的媒介团体转变成了以个体或小团体方式呈现的媒介个体,媒介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