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重点大学而言,一方面,普通高校本科学生毕业后就工作的学生占比较大,需要直接面对市场。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相对较差,单靠他们自己,学校提供的个性化发展设施和平台难以最大化发挥效能。因此,有必要通过隐性分层教育提升高校基本教育模式的效能和弥补其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隐性分层教育是人才市场发展趋势的要求
从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看,分工日益细化,岗位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国际贸易行业为例,原来的外贸公司要完成贸易谈判、合同签订、备货、报关报检以及租船订舱等一系列外贸流程,但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专门的报关行、国际货代公司等。随着这种分工的细化,市场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就更高,用人单位不仅要考察学生是否具备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还要考察具体岗位的一些特殊要求,甚至还需要类似于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运代理人等职业资格证书。而我们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不是面对特定的岗位,而是面对国贸经济领域,培养的是学生在涉外经济领域从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就业时就难以适应市场要求。因此,结合学生本身的差异性特点和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分层引导,使他们在达到该专业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自身特点有的放矢的强化某一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才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
(二)隐性分层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手段
虽然大学教育有较强弹性且为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条件与平台,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以学生的自觉为前提。从我们的教学实践看,相当部分学生在进大学后没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在选课和参加各项活动时很盲目,积极的学生什么课程都想学,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什么职业资格证都想考,其结果可能是什么都没学好。懒散一点的学生选课时只是勉强凑够学分,对学校提供的各种平台漠不关心,甚至都不知道,其结果可想而知。而分层教育在高校的实施,则能够通过对学生的分层引导,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认识自身特点,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从而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参加校内外活动的积极性和针对性。
(三)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手段
对学生分层的过程不仅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教学管理者了解学生、明晰教学目标的过程。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并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首先有利于教学管理者更加合理的配置教学资源(包括师资与物力)。其次,也为教师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条件,因为目前高校很多课程都是大班教学,而且每门课程的课时也不多,因此,教师要在上课期间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几乎是不太可能,因材施教也就难以落实。在实现分层教育之后,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分层信息中对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为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供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