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更新日期:2020-06-02   来源:   浏览次数:15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在担任美国圣经公会的翻译总干事时,深入翻译工作一线,与译员讨论、解决《圣经》翻译中出现的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他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在担任美国圣经公会的翻译总干事时,深入翻译工作一线,与译员讨论、解决《圣经》翻译中出现的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他观察到翻译从形式层面走向动态层面的发展总趋势,更加注重翻译的交际性。于是,1964年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奈达提出动态对等论,要求反映出原文的意义和意图,译文接收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和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基本一致,指向反应的对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形式不重要。奈达认为就理想层面而言,若能保留原文的形式特征,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语言中的动态对等,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20世纪60年代末,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把原来翻译思想中的“形式对等”改为“形式对应”,指出翻译时应重视目的语读者的反应。他认为“翻译在于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既要再现原文的意义,又要再现原文的风格。” 80年代,奈达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用“功能对等”取代“动态对等”,突显翻译中的交际功能,强调内容与形式的不可分割性,语言表达形式同样重要。90年代,奈达进一步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完善,提出译文的可靠与否不能单纯停留在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及修辞手段的比较,更重要的是译文受众能否正确理解和领会译文。翻译实践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源语文本和译文文本在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及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功能对等,译文自然可以达到奈达认定的成功的翻译的标准,即内容的精确性、译文易读性以及文化的相对应性。
奈达还把翻译实践活动分为分析、传译、重组和检验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译者要处理的重要内容。功能对等理论不仅仅是对翻译成品的衡量标准,它是奈达翻译思想的灵魂,不属于翻译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但存在于每一环节之中,尤其在传译、重组和检验等阶段要重点被考虑到。源语文本与译文文本在功能上是否对等应建立在译者已经成功地传达原文的基本信息之上。但在翻译实践活动中,由于译者的专业水平、态度、素养等问题,翻译过程中就已经出现翻译谬误的种种隐患。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保定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源语文本与译文文本中功能不对等情况进行总结、分类和分析,重点探讨在翻译实践四个不同阶段如何规避的公示语翻译谬误,以证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公示语翻译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下一篇: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