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认知视角下的阅读疗法作用机制分析
 
更新日期:2022-10-27   来源:   浏览次数:30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以大学生为例,有些心理问题便是属于视野不开阔、观念陈旧的问题,尤其是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忧心忡忡、寝食难安。诚然,我国的大学生从总体上讲是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严峻,使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的压力,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一部分学生抱定求轻松、图享受的择业观念,把目标盯在大城市,尤其不愿下基层。[5]而如果他们可以转变观念,主动放弃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到农村及边远地区艰苦创业、施展才华,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阅读的心理治疗作用:在古埃及底比斯城一个图书馆的正门上方镌刻着“医治灵魂的良药”的字样;中国汉代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在近现代,真正把阅读纳入医疗卫生体系,作为一种辅助疗法进行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始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1916年,美国人塞缪尔. 麦克乔德.克罗色尔斯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文章《文学门诊》,标志着阅读疗法研究在西方的兴起。[1]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阅读疗法这一概念传入中国,引起国内相关人士尤其是图书馆从业者的兴趣,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国内已有数家高校图书馆在有条不紊地开展阅读治疗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阅读的治疗效果究竟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很多,而治疗的作用机制,却是关键中的关键,不同的作用机制,决定了什么样的阅读材料适合什么样的读者,可以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本文试以心理治疗中的认知理论为基础,探讨阅读疗法的作用机制,以便在阅读治疗实践中能更有针对性地将合适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合适的读者,从而提高阅读疗效。

1  重塑希望

希望的重塑和维持对任何心理治疗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希望不仅能够让求助者保持对人生的兴趣,从而让其他疗效因子有可能起作用,而且希望本身就具有治疗效果。一本好书,可以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摆脱琐碎的情感纠葛,展现诗意的美好,使人从容面对眼前的烦恼,在苦闷的生活中重新焕发出勇气,重塑人生的希望,并以此为信念从凡俗的痛苦中超脱,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力量。

谢冕曾在《中华读书报》上撰文回忆说,当年在教会办的福州三一中学求学时,每当学校组织郊游远足活动,“家境贫寒的我,既无好衣服,又交不起那些费用,每年的远足我总托词不参加。为免得父母伤心,我这时总把自己关在楼上读书。这时候,那些遥远时代的作品,便成了凄苦寂寞中的慰安。我那时已经找到了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我以精神的富足来抵消物质的贫困,诗意的温馨弭平了童年的哀愁。唐诗的知识大约总来自《唐诗三百首》,当然还有《千家诗》”。小时我还读过《幼学琼林》那类启蒙读物,后来则似懂非懂地进入了《古文观止》……这种阅读和欣赏,不仅增加了我的文学修养,而且也默默地影响了我的精神。[2]

王安忆在回忆自己的文学来路时说,当她在文革中还是一个所谓的“知识青年”时,就读过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人的作品,她认为“屠格涅夫的东西很诗意的……你会觉得精神上有个逃避的地方”。她指出,文革那时候,“凡是青年都是苦闷的;凡是苦闷的人,他只有看书,我就觉得我们那个时候的生活比现在更加有文学性。无论具备何种才能的人(比如科学、技术、体育、绘画),他们怎么处理他们的苦闷?还是看书,看文学书……”[3]

具体来说,对于有自卑情结的读者而言,其典型症状是拥有极低的自我评价,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这个时候,读一本《射雕英雄传》,看看老实憨厚、不够聪明的郭靖如何靠着自己的正直和努力成长为一代大侠;读一本《简爱》,看看贫穷矮小、相貌平庸的简爱如何不卑不亢、坚定不移地赢得自己的爱情和独立。对于被现实打击的读者而言,其典型特征是其遭受的挫折与不幸导致的绝望心态。这个时候,读一本《基督山伯爵》,看看埃德蒙在遭遇被同事和情敌陷害、被不公正的法官打入死牢等一系列不幸后,如何不屈不挠地克服艰难险阻,坚决不向命运低头,并最终反转自己的人生。对于有抑郁情绪的读者而言,其典型症状是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失望、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等。这个时候,读一本沈复的《浮生六记》,或者朱自清、季羡林的散文集,于细微处探寻平凡生活的乐趣,感受日常琐碎的美好,引出读者对于生命真谛的思考,唤醒读者内在的生命力,激发出对生命和生活的兴趣和向往,重塑希望,勇敢前行。

认知疗法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而阅读,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并改正以下错误观念。

2.1我是最悲惨的。很多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人,都是因为在生活中遭受到挫折和压力,这些挫折和压力往往导致他们认为自己是唯一的不幸者,只有自己有着最悲惨的经历,只有自己面临着不能被别人理解的痛苦和折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但有些人由于过于偏狭的思维方式,导致人际交往困难并进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孤立,这使得他们的独特感被放大,无法与人深交,无法形成深入的亲密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既无法感受他人的体验,也无法使自己信任别人并最终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接纳,从而产生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在阅读中,读者透过别人的故事体察别人的人生,可以发现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从而学会在不幸中看到万幸,在挫折中看到希望。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讲述了一名诚实正直、勤劳努力、憨厚纯朴的车夫祥子在现实中起起伏伏并最终沉沦的悲惨遭遇,还有小说《我这一辈子》,同样刻画了一个拥有理想努力向上的主人公在现实中被打击得体无完肤,无论怎么拼命挣扎都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沦为泼皮无赖的悲剧人物。这样的故事,将别人的坎坷别人的落魄描写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悲哀和一代人的悲惨命运,阅读之后,是不是可以发现自己的人生真的没有那么糟,甚至会觉得,自己能生活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2.2绝对化要求。绝对化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特征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词联系在一起,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友好地对待我”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通常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可能依个人意志而转移。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得成功,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对于这一类错误认知,阅读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发现自己以外外部世界的途径,增强读者对他人情绪和行为的理解,了解到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人生总是需要妥协,需要与别人合作与分享。通过阅读,个体学会更自由地讨论问题,开始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继而学会在解决问题时采用更具建设性的方法。

2.3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断它的好坏一样。它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不合理的评价,其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一些人,面对失败的结果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会导致自罪自责、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而另外一些人,面对他人的失误则一味求全责备,认为别人“十恶不赦”,并进而产生愤怒和敌意的情绪。

针对这一类错误认知,一本好书,通过塑造一个个写实、饱满、生动的人物形象,可以充分展现人性的复杂和多面,帮助读者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并逐渐跟自己和解、跟别人和解、跟社会和解,从而减轻情绪和心理压力,摆脱烦恼、轻装上阵。

 

上一篇: 认知视角下的阅读疗法作用机制分析

下一篇: 认知视角下的阅读疗法作用机制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