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混乱淡漠了道德规范
人的道德认知是在对道德本身价值的思考中构建起的,是对道德规范的内化。人的道德认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个体受教育时期,学校培育了人们勇敢、善良、正直等美德。但人们走上社会后,往往专注于个人的工作、生活,而疏于道德修养,对已习得的道德规范逐渐疏远,道德意识变得淡漠,主要呈现出以下两种倾向。
第一种是片面落入工具理性的倾向。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的中国如同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奋力得吮吸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养分,其中尤以西方发达国家为甚。审视西方迈步于前的原因,如马克思韦伯所比较的:“西方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的文明中都不存在理性的化学……历史学……艺术……”自启蒙运动发祥的“理性之光”普照大地,于西方各地、各时期孕育出了不同的思想结晶。理性作为人类特有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或能力”,将人类从“不可知”中解放出来,给予了人类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在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渡中,理性指导着人类在自身精神世界中不断重新组合、建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由此外化,产生出改造客观事物的生产工具,进一步突破了人类自身的生理能力限制,最终达到改造世界的目标。但在这种过程中,随着工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理性逐渐地物化为人们手中的工具,转变为了一种唯工具至上的“工具理性”,“工具理性主张在所有生活世界中都通过精确算计功利、追求知识的方法来最有效地达到个体目的满足,即使是人也成为功利算计的对象。”工具理性的发展又是与生产力的解放、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分不开的,投射到道德领域,其最后表现出的行为除了“道德冷漠”外,更有进一步的诸如暴力、吸毒、酗酒等“人的堕落”。“对大多数人来说,20世纪的工作是非人性化的、令人厌恶的、毫无意义的;社会的大众化使人商品化了;劳动的异化损害了人们之间的友谊、公平与新人,人们互相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了;对商品的崇拜使得人们的生活素然无味,精神变得残缺反常了。”正如“小悦悦”事件中折射出的人性的麻木,血淋淋的惨象直入路人的眼眶但并不能引起他们的震惊和怜悯,路人把他人绝望的跳楼当做了自己内心压抑太久后的自我狂欢、及时行乐,犹如《阿Q正传》中人们围观杀人一样麻木。片面注重工具理性的倾向(唯工具)驱除了“人”本身的存在,“人”的生活过程被物化、被拼凑成为一件件实现目的的工具,在这种畸形的“唯工具论”下,人退化成为单一化目标的感官动物,已失去了对本身存在的思考,更惘论对道德价值的思考和道德规范的认识。
第二种是从一般功利到纯粹利己的倾向。与理性类似,功利是人的一种纯粹的认识,这种认识包含了逻辑、论证、推断,但又与理性不同,因为功利是直接以有用性、现实性为基础的,“是指眼前的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 辞海:第六版彩图本[M].夏征农,陈至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724]。广义的功利是一种“互利”,强调的是行为者本身及行为相关者以及共同体的利益,行为者本身根据“己”和“他”的利益来考量自身的行为,如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个人的行为结果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狭义的功利则是一种纯粹的“利己”,行为者本身仅仅根据自身的利益来考量自身的行为,比如垄断资本家在进行道德行为时可能是出于生意上的口碑、个人的诚信、公司的名誉或自己精神上的满足与充实,而利己主义者一旦发现如果对普遍道德规则的打破能够使得自身利益更大化,他们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打破。道德冷漠行为者在本质上是纯粹利己主义者,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只关心与之相关的切身利益而忽视了自身所负有的社会义务与社会责任。在这一意义上,他们用道德冷漠这一行为割裂了自身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正是由于片面落入工具理性和从一般功利到纯粹利己的两种倾向,道德冷漠的行为承担者只着眼于个人的利益得失,失去了用以对道德本身进行思考的价值理性,进而模糊了已经习得的对道德规范的认知,最终将道德异化成了自身实现目的的工具。个人也在这两种倾向中沦为了追求“幸福”的运算机器,一旦实现了目的也就没有了目的。
2.不合理的道德需要扭曲道德情感
个体的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能直接引发道德实践,而个体的道德需要则是道德情感的动力,能直接引发道德情感,因而可以说道德需要是道德心理活动和道德行为的直接源泉和动力。需要是个体处于缺乏状态时体内所进行的一种平衡和自动择取的倾向,即“我想要”。什么样的需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进而引发对应的行为;同时,需求也来源于且同时受到实践和认识的作用,并在实践和认识中不断变化或者发展,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单方面到多层次的变化趋势。遵循这个思路,道德冷漠这一行为的产生即能够直接归因为行为者非道德或反道德的情感,最终可归因为非道德或反道德的需求。这种道德需要是不合理的,形成这种不合理需要的主观原因来源于个体“怀赏畏罚”的本能,客观原因来源于“赏善罚恶”机制的滞后,因而最终的结果是这种需要的异化和颠倒。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品德高尚的、善良的人往往是众人喜爱的对象,人们会对他进行不同程度——或轻或重,和不同性质——或物质或精神的奖励;而一个品德低劣、不善良的人往往是众人厌恶的对象,人们会对他进行不同程度——或轻或重,和不同性质——或物质或精神的惩罚。久而久之,就这个人本身的心理而言,他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善良的人会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做一个品德低劣、不善良的人不仅不会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反而会受到人们对他的惩罚;同时,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利益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们会逐渐产生出做一个品德高尚、善良的人的道德需要,或言“怀赏畏罚”的需要,这种需要又会直接催生出的“趋赏避罚”的情感成为道德行为的直接动机。而当一个好人过了很久才得到应有的奖励、一个坏人过了很久才得到应有的惩罚成为事实时,许多意志不坚定者就会开始怀疑“赏善罚恶”这一道德奖惩机制的权威性,进而产生了不合理的道德需要,更进一步在面临道德情境时扭曲了自身应有的道德情感,因此无法产生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动机,更惘论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了。社会中曝光的扎根山村的教师在垂垂老矣时才得到社会的道德褒奖,以及身居高位的巨贪在多年以后才被绳之以法正是这种心理的事实来源。然而,这种结果的出现只能归结于道德奖惩机制的滞后,却并不能说明这种机制是不存在的,因而除了机制本身需进一步完善其时效性外,更重要的是行为者自身对于道德需求的正确认识和恪守。
3.自卫本能削弱道德意志
道德冷漠行为背后折射出了行为者内心的麻木、冷漠,是一种“无为之恶”。这种麻木、冷漠与人的本能具有密切的联系。本能来自于遗传,是人自然属性的直接证明。本能作用于道德意志,对于个体从动机确立到行为执行的心理活动具有重大的影响:本能作用的发挥会削弱道德意志对于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控制。道德冷漠也是人的本能发挥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就本能方面而言,道德冷漠机制的生成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