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活动与大学生“四自”能力之间关系密切,两者之间是相互区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两者相互区分。第二课堂活动以育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素养为重点,以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空间拓展为形式来进行的开放性教育活动,是培育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四自”能力则是指大学生通过四年的在校学习生活,最终形成的内化于心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大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体现。
其次,两者相互依存。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掌握好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则为其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良好的渠道,而且也是最便捷、最经济、最安全、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各种思想引领类活动,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将自我融入国家建设中,实现自我教育;通过各类素质拓展活动,展现自我,培养兴趣爱好,增强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投身志愿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通过权益服务类活动,主动维护青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在服务他人过程中实现自我服务;通过组织提升管理,推动学生组织主动自我革新,培育优良团学干部队伍,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四自”能力的培育是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所在,高校共青团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广大青年学生,为其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机会,进而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与培育大学生的“四自”能力密不可分,不可拆开而论,否则,都是不全面的。
最后,两者相互促进。大学生既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体,又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客体,也是“四自”能力的培育对象,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丰富多彩、质量较高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有效地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四自”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同时,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四自”能力培育较好的大学生,可以从第二课堂活动的客体转变为第二课堂活动的主体,担任学生组织负责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举办更多高质量的第二课堂活动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