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的三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因此专业认证要求专业基于学生产出,即社会需求设定培养目标,并将培养目标通过毕业要求进行体现,而毕业要求又是由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贯彻到课程教学层面,就是要求建立一种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切实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教学模式与体系,同时要易于评估,其中的课程达成评价是重要一个环节。
现阶段的课程考核方式大多采取考试为主传统考核方式,主要以期中、期末两次闭卷考试为主或仅有期末考试,辅以平时作业或考勤,考核和评定模式单一,且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平时学习效果的评价,而平时作业和考勤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学习效果,局限性较大。过程性考核基于教学过程设计而采用作业、课堂提问、阶段考试、调研汇报、论文撰写等多种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是将过去的期末或期中考试分散到教学全过程,考核方式多样,不仅是考试,考核内容灵活,考核范围更广泛。过程性考核的目的并不是减轻学生考试的压力,相反是设置多样化的考核,促进学生在整个学期都需要认真学习并实时进行考核。通过过程性检查跟踪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查找学生的不足,并反馈给教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3]。过程性考核在推动课程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方面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日益被多数高校所采用。专业认证作为一项国际认证,对于推动教学的国际化、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越来越多的工科专业加入专业 认证,并按专业认证的模式开展教学,在此背景下,若能将过程性评价与专业认证结合,并发挥各自的优势,将共同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过程性评价强调在教学全过程设置考核点,考核形式多样化,以此来检查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而专业认证通过达成评价,来评价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最终也是落实到各种考核来完成评价。专业认证要求对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考核,由于不是每个指标都适合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和评价,因此必然要求其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将过程性评价与专业认证的课程达成评价相结合就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至于如何结合,需结合具体课程的性质及其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讨论,首先根据毕业要求指标点及其支撑课程,将每门课程支撑的指标点嵌入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并确定教学途径,根据指标点及教学内容的不同设置合理的考核方式,同时就每个教学内容及考核项目,给出明确的操作方案,包括教学设计、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考核频度及节点、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