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自由”及与之相伴的“责任”
 
更新日期:2020-06-10   来源:   浏览次数:42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我们选择自身并非没有代价,自由选择的另一面就是责任,就此,存在主义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将所有人置于他们存在的所有责任之上。生活着的人总是与虚无相

 
 我们选择自身并非没有代价,自由选择的另一面就是“责任”,就此,存在主义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将所有人置于他们存在的所有责任之上。生活着的人总是与虚无相伴,人的存在是“自为的”,即其存在总是其所不是且不是其所是。因此,如果要保有那个“其所是”,即其“本质”,就需要慎重对待自身的选择和行动,而在此诸行动中所体现出的就是责任。为了对这种主观选择做出合理把握,萨特区分了主观主义(subjectivisme)的两种不同含义,其一,个人主体做出的自行选择;其二,人不可能超越自身的主体性特征。然而,不可能超越的主体性并不能将人限制在封闭的自我空间之中,“生活世界作为一切人共同的世界,并非因个别的人而存在,也是为人类的共同体而存在。”一个在世之人在创造了他所希望成为的“存在”的同时亦创造了他的主体形象,这使得我们由此判断其是否应当存在,可以说对一类人的形象价值评判已经内含于对该形象的创造之中了。人们正是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存在,并且判定成为那样是好的,才将自己塑造成型,人们在对自身的塑造中实现了其价值判断。因此,在萨特看来,一个人在为自身做选择的同时也在为其他人做出选择。“当我们说人对他自己负责时,我们不是想说人只对其自身这个个体负责,而是对每个人负责。”。他何出此言呢?
持有这种见解的原因在于:如果人们在各种不同的存在之间做选择,那意味着人们在选择的同时,对于所选择者的价值给予了认可和肯定,显然人们通常总倾向于选择好的而不是坏的,选择善的而不是恶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若对大家而言不算是好的,那对我们而言也没有什么是好的了。就此,一种选择行为与价值判断实现了融合。价值判断并不先于或后于选择行为,而是伴随着选择行为而发生的,所以人们在选择行为的过程中也进行着价值判断。如果不存在任何先天的绝对价值,如果一切价值都等待人去创造,那么好坏以及善恶的标准就只能在我们的选择行为中被确立。好的并不因其为“好”而被选择,而是因其被选择了所以为好;坏的亦不因其为“坏”而不被选择,而是因为其没被选择所以为坏。亚里士多德曾认为“好的”事物代表着那个自身由于自身而总是为可选择的东西。但他也承认“善”的含义如同“存在”的含义那样有许多。古希腊文化中“善、好”更贴近于某种“可选择的,可上手获得的”涵义,在希腊人那里知行是合一的。对善(好)的“知”直接体现在选择行为中,因为价值尺度并不外在于人自身而具有什么所谓的“绝对性”,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尺。“如果实存先于本质,且我们在塑造我们形象的同时要实存,那么该形象就得对于所有人,且对于我们时代的所有人都是有价值的。”萨特对选择行为的认知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从心物二分、知行二分的意识形态世界朝着知行合一的伦理导向的回归。
人虽然不能脱离自身的主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被投入了这个世间,在世界上生存,人们从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中认识了解自身。“存在”并不仅只是一个看不见的主体,正如眼睛通过镜子而看到自身那样,人将自身以形象的方式投向他所能看到和认知的世界,通过这种影像(image)的途径,“我的存在”得以在“我的世界”里显现。于是,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自身塑造的形象,也和他人互为参照来塑造彼此,这样相对意义上的独立性使得人们的选择行为更加明晰,人们在选择中创造人自身,并且在选择和创造中实现对价值的判断。因此萨特才肯定的指出,人们对创造自身负有责任,也同时对所有人负有责任。人们依靠自由意志做出抉择,就必需为他们的价值选择和创造行为负责,这种责任之大超越想象甚至关乎芸芸众生,如果我们不打算自欺欺人,我们就必须始终“焦虑”。人们总有这样的反思:我是否有权使行为自身去作为人类如此这般行动的标尺呢?由此,我们在做出行动之前总是为莫大的焦虑而挣扎,但这并不意味着焦虑会阻碍我们的行动,它是行动自身的一部分。萨特的“焦虑”概念与海德格尔的“畏”相类似,“畏,使得此在个别化为其最本己的在世,这种本己的在世领悟自身,并且在本质上将自身筹措为各种可能性。”它们均体现了一种人在生存负重面前的严肃态度。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要接受生存的重负,它迫使人们辛苦而麻木地生活,在群氓的喧嚣中淹没自身。与此相比,“焦虑”则作为了意识自由存在的一种方式,人们在焦虑中取得了自身思想的自由,在自由中承担下了生活的责任。于是,人在焦虑中实存,在存在与虚无的碰撞中成就自身和全人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自由”及与之相伴的“责任”

下一篇: “自由”及与之相伴的“责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