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顾名思义,是既“敬”且“畏”,因“敬”而“畏”。这种心理可能是因为未知而难以把控的神秘而导致的恐惧,不敢造次,所以敬而远之,比如殷商及以前的对天神的敬畏。还有一种敬畏是因为懂得并且敬服,侧重于“敬”,不是畏惧而是谨慎、重视。比如孔子的“君子三畏”,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认为一个德行修养很高的人会敬畏超人间的上天的意志,也就是要遵循规律;也会敬畏那些位高权重且有贤德的人,也就是懂得服从上级;还会敬畏圣人的言论,也就是虚心学习前人的经验总结与失败教训。
(一)敬畏信仰,矢志不渝
面对春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局势,孔子所遵循与坚守的周礼土崩瓦解。天灾人祸接踵而至,让人们陷入失序的混乱与信仰的迷茫。孔子针对这一乱象发表了自己对“天命”的体认与敬畏。孔子对“天命”的敬畏可以理解为对“以德配天”信仰的坚守。孔子对周公的“天命观”进行了建设性的阐发。他认为“上天的意志”具体体现为人的德行,也即“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顺应天命、遵循天意,就要修练道德品行。因为懂得而生敬畏,因为敬畏而生信仰,因为信仰坚定而有自律,因为自律而谨慎,因为谨慎而完美。洁身自好而有所坚守,矢志不渝地践行“德”的行为本身就是有“德”的体现。现代有些人信仰缺失,既不畏惧鬼神、也不敬畏天地、更不研读马列,为所欲为,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是穷奢极欲。按照孔子的观点,这些人是因为无知而无畏,近于亡命之徒,没有未来也不会展望未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清扫他们的心田,从而为他们播下信仰的种子,以安定他们的灵魂,最终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二)敬畏权力,谨小慎微
孔子认为德高望重的王公大人本身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道德的标杆,要敬重他们,亲近他们,维护他们,倾听他们的建议和告诫,而不要轻举妄动,乱坏纲纪,颠倒秩序,妄动杀戮。只有小人才会因为不懂得超人间的规律而无所畏惧,没有忌讳,进而轻慢德高望重的王公大人的劝诫、蔑视圣君贤臣的言论。谦逊是自我提升的前提,只有善于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且取其长而补己之短才可以不断提升。孔子自身就是这样做的,他希望当政者也能够广纳贤才、听取建议,尤其是这些德高望重的人的经验之谈、智慧之语。可见,不论地位有多高、知识有多渊博,学习是无止境的。“大人”是权力的象征,权力是神圣的,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整顿秩序、归顺百姓、繁荣国家。一旦权力失控,使权力成为当权者践踏民意、违背责任、恣意妄为的工具,导致道德沦丧,百姓怨愤,贤人远遁、小人谄媚,国家就会陷入混乱之中,灭亡之日也就不远了。权力不是用来炫耀的,不是用来较量的,不是用来满足私欲的,更不是用来封妻荫子的。权力,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甚至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岗位。行使权力,就像所有的工作岗位上的职员一样,要尽好责、服好务。
(三)敬畏圣人,以史为鉴
孔子还敬畏圣人之言。孔子非常敬服唐尧、虞舜、大禹、商汤、文王、武王等德才兼备之君,伊尹、皋陶、管仲、范蠡等德才兼备之臣,对于他们的丰功伟业和高尚品德赞不绝口。周公的德治思想成为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源头。这些圣人成为了孔子的偶像,他们的功业成为孔子的人生理想而执着追求。孔子敬重圣人,以圣人言行作为典范。因为孔子对自己践行“天命”的坚定信仰,所以无论他在怎样的困境中都没有放弃他对德的追求与推广。对“以德配天”信仰的坚定是他一生辗转而矢志不渝德推行德治主张的心理基础。当今时代,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现象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敬畏之心”。因为无所顾忌,对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就导致无所约束,像脱轨的火车一样,没了轨道、偏离了方向,总能不翻车?不自重的人会自取其辱,不知道害怕的人会招来祸端。因为敬畏,就会随时关注而不会忽视。领导干部的敬畏之心,既是一种虔诚的工作态度,更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它体现的是领导干部的人生智慧,关系着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品行。所以领导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这样才会在工作中随时谨慎,严格自律,在大胆工作的同时永远不会触碰党纪国法的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