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灿烂辉煌,本文将从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艺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四个方面对部编本一——三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梳理。
1、中国语言文字
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中国语言文字主要体现在汉字文化和汉语文化中。
(1)汉字文化
汉字既承载着灿烂而悠久的中华文化,也是传承这些文化的重要工具,教科书中的识字模块也有意传承传统汉字文化。例如,一年级上册“识字2”中“金木水火土”涉及民俗文化中的五行元素,体现了古人对时间、人体、自然界的思考。
小学生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在教材中编入图画、甲骨文、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可以帮助其理解识记汉字,并启发其对汉字的好奇心。例如:一年级上册“识字3”后借助传统京剧人物形象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含义;识字4《日月水火》中借助图画和甲骨文将象形和会意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日、月、水、火等汉字。
(2)汉语文化
汉语文化将从对子歌、谜语、绕口令、谚语、歇后语、童谣、成语七方面进行分析。
对子歌
对子歌结构短小,音韵协调,是我国传统文学样式之一。一——三年级的教科书中共有两首对子歌,以一年级上册的“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为例,作者在形式上将对联变成歌谣,使学生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内容上描绘出了一幅山清水秀、柳绿花红的美丽景象。编入这类文章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热情,促进声韵格律的掌握。
谜语
谜语是一种利用谜面的语言描述引起猜谜者的猜想,从而推测出所指之文字、物或者事的语言游戏形式。本套教材共收录了3个谜语,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给出了一个;另外两个出现在一年级下册“识字4”中。例如,字谜“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谜底是“秋”字。引入谜语增添了趣味性,提升了学习兴趣。
绕口令
绕口令是交叉重叠的将声韵调和易混淆的字编写的语句,讲究短时间内迅速念出。例如,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8”的“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编入绕口令使学生发音准确清晰,提升学习兴趣。
谚语
谚语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一至三年级教科书中共收录了21条谚语,多为规诫谚语,气象谚语和学习谚语比较少,这些谚语更多的是关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如勇敢、团结、互助、践行、珍惜时间等品德。
歇后语
歇后语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帮助学生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有四个歇后语,例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比喻事情发展越来越好。
童谣
童谣是内容简单,形式短小,语言朴实的诗歌。一——三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选编了大量的童谣,例如:二年级下册“识字1”的《神州谣》中这样写到“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采用传统童谣的形式,介绍了我国美丽的山川河流、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景象。
成语
成语是多为四个字的固定短语,也有为数不多的三字或五字以上的。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了很多成语,并且题材丰富,例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莺歌燕舞、冰雪消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二年级下册“识字1——读一读,记一记”中有8个关于“祖国”的成语;三年级下册中有两篇成语故事“守株待兔、南辕北辙”。
2、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经历3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灿烂、最具活力的部分。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内容主要有诗词、蒙学读物、古典名著、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
(1)诗词
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中共有45首古诗词,其中古诗44首,词1首,体裁上以诗为主,词数量很少。在题材上,有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如一年级下册“课文8”《静夜思》;有的赞颂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绝句》《三衢道中》呈现了一幅春暖花开、燕子衔泥筑巢、绿树成荫、黄鹂啼鸣的生机勃勃、悠然和谐的自然风光;有的则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的《小儿垂钓》描写了一个小孩在水边全神贯注垂钓的情景,表现了儿童的盎然童趣;还有的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为主题的。因此,教科书中古诗题材单一,多为描写祖国自然风光的。在朝代上,涵盖了汉、南北朝、唐、宋、明、清时期的诗作精华。
(2)蒙学读物
古代蒙学读物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本套教科书节选了《三字经》和《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例如: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中节选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几句短小精炼,但却清晰的传达了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