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采信缺失”,即某种事实、证据缺少与观点的相关度,无法令人信服。在论述文写作教学中,郑可菜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阅卷经验,敏锐地发现学生在论据处理中大多存在采信缺失的问题。他们选用的论据往往没有说服力且无法为论点服务、为论证辅助,最终导致文章空洞,且没有深意。以下是学生在选用论据时经常出现的四个采信缺失的问题:
1.论据陈旧化
论述文写作中,学生常常喜欢拿古人说话,这就导致采用论据陈旧化。根据2012年以来颁发的《高考阅卷组关于套话作文的补充说明》可以发现,在学生的论述文论据中,屈原、陶渊明、苏轼这三个历史名人引用频率最高,被称为套话作文的“三巨头”。其他常见的论据还有庄子、项羽、司马迁、嵇康、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李商隐、陆游、李清照、曹雪芹等。不管文章主题涉及爱国主义还是环保主义,关怀底层大众还是建设精神文明,学生都可以运用以上材料进行论述。学生往往掌握几个通用论据后,就能应对考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懒于积累,不利于其写作能力的提高。
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骆冬青教授曾一针见血指出:“不能讲别人已讲过的‘道理’;你必须在人家已讲过的‘道理’上哪怕变动一点,那就要抓住那‘一点’,展开充分的论述。”陈旧的论据,简单的论述,做到的只是人云亦云,那么文章必然会坠入凡尘;但如果稍加变动,抓住重点,就会给人以耳目一新。
2.论据只用不分析
学生论述文写作时,往往是一个事例加一个结论。孙绍振教授幽默地称学生这种论述文写作现象就像是“名人开会,名言荟萃。”论述文写作中,学生不懂得如何分析论据,在事例和结论后缺少分析性过渡,就会使结论显得突兀,缺少论述文应有的思辨性特点。
学生引用论据时,没有深入分析和解剖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只是信不信由你,我就这么说,将论点与论据生拉硬扯,造成论点与论据看似相关,实则隔着思维的鸿沟,不能通过论据的深入分析来论证其与论点的契合之处。而导致这样一种“只用不析”的状况,一方面在于学生思辨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在于教师写作教学中系统指导的缺失。教师在评改讲解作文后,学生往往就将文章束之高阁,等到再次写作时,便从记忆中寻找可用的片段。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在这样的写作循环中得到提升。
3.论据仅简单罗列
学生论述文的写作中,存在着将所举的论据简单罗列的问题。而这种“简单举证”式的行文写作方式,郑可菜老师将其定义为“鸵鸟式”的思维现状。这种所谓的“举证”与鸵鸟在躲避袭击时,把头埋进沙子里,以为没人看得见自己身体的思维方式无异。其实,这种一叶障目的思维方式是用例子来印证中心,“虚应”论题,用大量平面的“叠加”素材“例证”命题者的观点。而这种叠加素材的方式,看似内容充实,实则只是泛泛而谈。这种将论据简单罗列的方式表现的是一种直线化、平面化和单一化的思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四个语文核心素养就包含“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显然,学生这种直线化、平面化和单一化的思维不利于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必须要通过不断地训练得到提高和改善。
4.论据无“我”的感受
学生引用论据后,缺少自我真实体验的感触,使得文章成为无“我”之文。文章如果缺少真情实感的表达,就会使得文章索然无味。作文是情动于中而发乎于外的,需要通过语言文字传达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然而缺少“我”的文章,只是机械地罗列论据来证明论点,缺少对论点的深入体会,不能做到以理服人。
而这种有“我”之文又与记叙文写作中的情感表达有着很大的区别,记叙文写作是以情感人,而论述文是以理服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又会将其混淆,并在文章中呈现出一种“无病呻吟”的状态。但这种“无病呻吟”的状态并非学生有意为之,实则是在生活中缺乏一定的情感体验,无法对事件作出一定的自我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