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更新日期:2020-06-12   来源:   浏览次数:19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P21)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始终是中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P21)“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更应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以人民的获得感为价值取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获得感是指人民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这种满足不仅体现在对物质利益待遇提高、衣食住行条件改善的亲身感受, 还体现在对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提升的切身体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民的获得感为价值取向,就要明确“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二是要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引领方向,强化劳动致富理念,激励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拼搏奋斗;三是要为人民精神生活引领方向,强化精神追求,坚定理想信仰。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二) 以人民的幸福感为价值取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幸福感是人民在自身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不仅体现在自身生活和工作中享有的诸如自尊和自豪等身心愉悦的精神状态,更体现在自我追求和自我实现中得到的诸如社会认同和价值共鸣欣喜快感的心灵体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民的幸福感为价值取向,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泛政治化走向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有机整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社会性功能上,通过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调控和规范社会成员关系,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集体意识,培养民族时代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将社会发展目标转化为个体发展目标,凝聚社会整体力量,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在个体性功能上,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塑造健全人格,规范实践行为,调动积极性、创造性,引领个体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磨练坚强意志品质,培育良好道德情操,发挥内在潜能,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
(三) 以人民的安全感为价值取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
安全感是指人民渴望一种长期和长效的稳定、安全的感觉或心理。这种感觉或心理不仅体现在对当前现状无后顾之忧的稳定预期,更体现在对未来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平正义的社会治理的殷切期盼。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民的安全感为价值取向,就要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自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促进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多维度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推向前进,为人民创造稳定而有质量的就业、健全而完善的社会保障、公平而正义的社会治理等提供保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人民的安全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下一篇: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