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的目的与当初设置课程的初衷产生了一些偏差。教学目的和内容逐渐偏向于古代建筑知识点的教学,忽略了建筑史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
1.学生对于建筑史课程学习的误解
首先是学生普遍认为建筑史课程的学习,就是学习古代建筑的结构和构造特征。他们认为古代建筑在外观、结构、材料等方面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建筑的需求,对于现代建筑设计没有帮助,学了用处不大等等。
其次是教学大纲把建筑史课程设置为以考试为主的理论课程,使得学生对于建筑史课程的认识存在误解,认为其就是纯理论课的形式,学习模式还是停留在高中阶段,普遍认为平常不用学习,考试之前突击一下就可以了。
造成这些误解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还未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还不能运用“即物性”的理论去认知古代建筑,不能深刻把握古建筑的深刻含义。这些误解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建筑史课程的学习不予重视,只是在表面肤浅地了解一些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对于建筑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 考查方式限制了教师对建筑史课程目的的把控
建筑史的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中吸取可用的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即让学生运用“即物性”的理论,从古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征中提炼出来现代建筑设计可用的元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目的因为很难做到而渐渐被忽视。
首先,建筑史课程的考查方式限制了“即物性”理论的应用。
建筑学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如何做设计,这一过程贯穿了从入学一直到毕业的整个本科阶段。而建筑史课程的目的也是学习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以此来设计现代建筑的,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实际情况中,建筑史课程被设置为考试课,主要考查具体的知识点,而运用“即物性”的理论从古建筑的外观特征提炼出来的古建筑的设计元素很难用考试的方式去考查。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传授局限于某些有具体答案的问题,如佛光寺建造的年代,抄手游廊是怎么回事。这就限定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扩展,如唐代建筑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四合院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这些形成原因是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之间又相互关联,错综复杂,如果以考试方式中的论述题形式进行回答,是很难论证清楚的,因为论述题都是以片面的概括的要点来回答的,缺乏全面性和权威性,如果只以这种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那么学生也只是掌握了唐代建筑或四合院形成的片面的或偏激的成因,而不能真正地把握其更深层次的更全面更客观的原因。
建筑历史不仅是传授给学生古人房屋的特征,而是更要传授给学生古人建造房屋的原因和过程。古人在设计城市或民居中有许多智慧的地方,如在明南京的城市规划中,能因地制宜,设计出结合山势的四重城墙,并结合地形设计出独特的内瓮城;在各地民居的建造中,更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如黄土高原,利用土质坚硬的黄土资源,建造出窑洞的居住模式;在长江流域潮湿并且虫蛇经常出没的地方,建造出干阑式的民居,并且建造出能根据需要可任意调节室内空间大小的穿斗式梁架结构。针对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这种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很难用论述题的形式论述完整。但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给出明确的分数,老师和学生一样,只能注重具体建筑知识的灌输,包括古代建筑的立面特征、平面特征、材料特征和结构特征等基本知识,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多少来定论,而忽略了运用“即物性”的理论去探究古建筑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所以教学结果是只注重了学生掌握古建筑表面层次的知识。
其次,建筑史课程的考查方式直接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变得短促而简洁,也使得学生不能对古建筑进行“即物性”等特征的深层次的理解。
建筑史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组织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而现实中建筑史课程又被规定为考试课,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内容的教学,所以教学过程就变得匆匆忙忙,而没有沉下心来认真仔细研究和反思学过的内容。
建筑史课程需要融合设计类课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其学习的目标。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建筑史课程只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一个学期中进行,这么短的时间很难让学生懂得“即物性”的理论,很难让学生运用“即物性”的理论去提炼古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更无从谈起在他们的课程设计中去应用古代建筑设计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