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音乐家眼中的歌谣
 
更新日期:2020-06-18   来源:   浏览次数:19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0世纪上半叶,歌谣研究不仅吸引了一批文学家、历史学者的关注,而且也深受一批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音乐家的情昧。清末明初之际,中国的所谓新知识界里面

 
  20世纪上半叶,歌谣研究不仅吸引了一批文学家、历史学者的关注,而且也深受一批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音乐家的情昧。“清末明初之际,中国的所谓‘新知识界’里面也包括着从事音乐研究的人士。因此对民间歌谣产生兴趣并投身参与的也不仅限于文学一偶。当时的北京大学,除了并入国学门的‘歌谣研究会’和‘方言调查会’等外,其他的学识组织当中就还有专门的‘音乐研究会’。北京之外,则还有早在清末年间就已成立的‘亚雅音乐会’(光绪30年,1904年),‘国民音乐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和后来的‘女子音乐协助会’(民国元年,1912年)等社会团体。”他们从国家命运的角度,以西洋音乐理论反思中国传统的音乐,重新审视民间歌谣对音乐的影响。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他们对歌谣的看法对当时歌谣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的视野,一种新的认识,从而使歌谣研究充满多样性和丰富性。如果以1937年抗日战争为界把20世纪上半叶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时间段,那么音乐家对待民间歌谣的看法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前期以匪石、陈仲子为代表“反民间”倾向,后期以吕骥、薛良为代表为“继承传统、面向现代”的理念。

(一)1937年以前音乐家对歌谣看法 清末民初,一批怀有报国之志的音乐家走出国门,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音乐理论与音乐思想,谱写新的音乐旋律唤醒国民,以求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这批音乐家回国后受到当时社会改良运动的影响,认为社会改良不仅表现在国家制度的层面,也表现在民族正音的方面。国家的积贫积弱、国民的颓废不振、军队的不堪一击,其原因之一在于当时流行的靡靡之音、靡靡之乐对国民的影响,造成人们在精神上的不堪一击、不思进取。因此,他们“系统否定了包括民间歌谣在内的现存国乐,认为其既无进取精神而流于卑鄙”,认为中国传统的音乐需要改良,中国的国歌需要重新谱写,中国的军队需要拥有自己的军歌以凝聚军人的力量、提升军人的魂魄而非简单的擂鼓进军、鸣金收兵。而在如何进行音乐改良的问题上,他们认为,应该加强西方音乐在学校的教学,应该谱写具有西方大气魂魄的音乐影响民众,应该剔除传统音乐中的颓废、卑鄙、淫秽的成分。民间歌谣成为他们指责的重点对象。在他们看来,民间歌谣是造成传统音乐之所以如此不振的“罪魁祸首”,是带来民众精神颓废的重要因素。匪石在《中国音乐改良说》一文中指出:

夫音乐与国民之性质有直接之关系,其肇音也卑,其作气也必绥。古乐虽

不可得闻,然模拟其声歌,仿佛其衣冠笑貌,或以高尚,或以慷慨,或以和平,

或以强鄙。是数德者,盖有之矣。若曰直取进行美盛圆满,则吾未斯之能信也。

虽然,犹有此数德也。今日适于我国民智嗜好者,更复何等?昔尝品骘时乐,评

昆曲之辞曰,昆曲如野花,如山人。人因之以弱,国因之衰,然犹不失为洁也。评

悲曲之辞曰,北曲如泥醉,如梦呓,顽人之写照也。评秦声之辞曰,凡乐有七音,

秦得其一。非正也,其为衰也伤,其为乐也淫。心如促,耳如窄,则纯乎亡国之

音矣。评诸杂曲之辞曰,此婢妾之声也,胡为呼来。嗟乎国民,其口其声,而乃若此,其学为奴隶也欤?原夫圣人作乐,所以一国民之感情而已,而又随其修养程

度之高下,以为嗜好厚薄之差异,《乐记》所列琴瑟钟鼓之效,万莫逃之。世有知

者,移其植果于德教,吾知获效必矣。而顾使市井鄙夫,恣为播弄,以斫丧我民良,

灭绝我种性。

由此可以看出,他在民间歌谣问题上持否定态度,认为传统音乐的改革之一就是剔除民间歌谣的淫秽部分,“若放任‘市井鄙夫’继续‘恣为拨弄’,那就不能责怪俳优而当归罪于‘今日言教育者’了”。[2]因此,他发出了“卑隘淫靡若此,不有废者,谁能与之”的质问和感慨。在民间歌谣问题上陈仲子赞成匪石的观点,对传统民间歌谣、俗辞的“低级颓败”倍加指责。在《近代中西音乐之比较观》一文中,他通过对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进行比较,指出了“国乐”的种种不足,主要表现为声音简单、节奏粗略、曲调陈旧和歌辞鄙俚。在对现存民间歌谣小调上,他认为:

子夏曰:‘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我国文学冠绝五洲。故古之歌辞,

其被入管弦,形诸吟咏者,无不庄严端丽。即元明杂曲,虽稍近纤靡,犹不失为才

人之作。乃近代以来,风俗颓败,每况愈下。现流行歌剧中,如京调之类,音节非

无一二可取者,而俗字俚言,令人欲呕。近来西乐,稍稍输入,如各学校且设有唱

歌一科矣。曲趣之幼稚,固不待言,即其歌辞,乃亦如村婆絮语,意义毫无,声韵

不讲。夫欧西之歌词,大抵成诸素娴文学者,或著名诗人之手。而我国歌辞,乃由

俗伶贱优之以讹传,或任稍识之无者,操刀以从事,安能望其转移风化,发扬民气

哉。

陈仲子对于民间歌谣的观点,发表于北大歌谣征集活动发起之前、新文学运动之外,并没有对后来的文学运动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这种观点却体现了同一时期的另一种声音。对于歌谣研究而言,这值得歌谣研究者深思。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音乐家眼中的歌谣

下一篇: 音乐家眼中的歌谣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