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农村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的现状与不足
 
更新日期:2020-06-19   来源:   浏览次数:22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各高等学校响应中央号召,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当前,我国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已经实现了政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各高等学校响应中央号召,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当前,我国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已经实现了政策上的全覆盖,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业奖学金、社会奖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伙食补贴、返乡补贴、学费减免、学费偿还以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各高校坚持“应助尽助”的原则,确保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近年来,我国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金额逐年递增,“从 2007 年到2013 年,全国受助大学生突破 2.55 亿人次,累计资助金额 2 939 亿元,仅 2014 年,获得资助的大学生就达到 4 064 万人,资助总金额 717 亿元”,[]很多贫困生从入学一直到毕业都获得了全程资助。但是,贫困大学生尤其是农村贫困大学生,其帮扶不应仅仅是在经济层面,更多需要关注的还有学习、心理、精神等其他层面。当前,农村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还存在着如下不足:

帮扶对象的认定不够科学

帮扶对象的确定是帮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然而传统的确定方式,是建立在自我申报与班级排查基础上的。这两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粗放、无序、不够人性化的弊端。一方面,农村贫困大学生许多都存在着自卑心理,没有勇气或者因为好面子而不去申报,存在着不够人性化的问题。另一方面,班级排查,也只是通过同学间的观察,主导人多在辅导员层面,观察度有限,无法做到科学化。与此同时,许多高等学校过多依赖于来自生源地的贫困鉴定,而导致许多实际不够贫困甚至不贫困的人冒领资助的现象滋生。这是因为,建立在熟人社会基础上的生源地贫困鉴定多半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体现其家庭情况与贫困程度。

(二)帮扶对象的情况了解不够全面

农村贫困大学生需要帮扶的往往不仅仅是一两个方面,除了经济层面的资助以外,一般都同时需要心理、学习、就业等等其他方面的帮扶。因为城乡壁垒的限定,来自于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生源,其接受的中学教育较之于城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在外语、计算机等科目的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基础不足问题。而学习上的不足,与其强烈自尊心之间的矛盾,往往就会因为心理失衡而引发诸多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也必将影响毕业时的就业。这就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对帮扶对象有足够的了解,并且动态跟踪,才可以真正做到有效帮扶,全面帮扶。

(三)帮扶对象的管理不够精准

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帮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动态管理系统。首先,就帮扶对象的认定而言,应该建立一个纠错机制,“能上能下”,浮动管理,用来解决认定过程中的错漏问题,而不能怀有“一劳永逸”的懈怠心态。其次,就帮扶内容的设置而言,也需要有一个动态而有效的追踪管理,帮扶对象什么时间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扶措施,都要有一个人为的精准跟进,以避免出现该帮扶的没有帮扶,不需要帮扶的机械帮扶的无序情况发生。再次,就帮扶效果的监测上,也需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建立起真正的“用户反馈机制”,以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反馈为基础,反向驱动帮扶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

(四)帮扶主体的协同不够有效

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帮扶,需要校内校外各方帮扶主体的协同合作,才会形成有效合力。校内的帮扶主体,目前只局限于辅导员层面,力量有限,工作很难做到精细精准,也很难做到纵向深入。校外的帮扶主体则存在着单一无序的问题。民间资本与社会力量的帮扶,往往是各自为政,社会助学金的发放往往只盯着经济情况与学习情况,无法与校内的管理幼小衔接。此外,校内外的联动机制也不畅通,缺乏将校内外各方帮扶主体整合的机制,导致帮扶资源的浪费与帮扶效果的削弱。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农村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的现状与不足

下一篇: 农村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的现状与不足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