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是态度在生理上的一种评价和体验,主要包括道德感和价值观两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涌流自己高尚和真实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转化成为一种内心的自我遵循。一方面要构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种双向、动态、开放的互动模式,以真实情感维持学科热情。另一方面要将个体情感置身于国家和社会之中,在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中使自己这种情感得到反馈、验证和升华。
热爱和关心受教主体,激发和强化学科热情
“春风化雨,情以化人。”扮演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者这个关键角色,就必须要重视受教育者这个教育对象的体验。要润物细无声的把学科精髓渗透在教育者输出和教育对象输入的整个过程中,实现二者良好的双向互动,激发和强化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对学科的共同热情。
教育对象是教育者实施教育活动的承担者和着力点,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主导的学科价值是要在教育主体身上得到实现的,洞察和关注教育主体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综合变化,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情感的指向正确、方向明了、输入恰当。对受教主体的高度情感关切,能够增加受教育者的学科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科热情、发展学科内容、壮大学科力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教育主体的共同进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善于将枯燥乏味的学科知识转化成生动形象的温情话语,让理论接地气,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重视教育温度,以温情感化人,强调教育深度,以温情教育人。根据教育对象的水平高低、思维差异、接受程度、吸收多少等因材施教,保证学科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关注和提升学生学科知识,关怀和引导学生思想情感,关心和帮助学生人生成长,使学生实现从认知过程到认可过程再到认同过程的一个情感深化,从而顺利完成整个教育过程。
(二)厚植和发扬家国情怀,关注和解决时代问题
家国情怀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特殊情感元素,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家国情怀的一个重要体现,他是人们在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感升华。家国情怀是指人们对家园的热爱和民族的认同,是指将个人置身于社会之中,将个人利益让步于国家利益,是一种高度的大局观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特有的“家国一体”的文化格局和“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使得家国情怀深深镌刻进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里。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道统,是中华儿女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家国情怀是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和时代价值的一种情感认同,是新时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和谐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时代的先锋和典范,首先就应该使这种家国情怀在自己身上得到彰显和具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关注时代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中做家国情怀的深厚传承者,使这种情感落地生根,得到涵养。要勇挑大梁,肩负使命,厚植家国情怀,作传道者;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立鸿鹄之志,作奋斗者。将这种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自己所处时代的现实问题相统一,在文明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里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