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电影《伤逝》的问题与不足
 
更新日期:2020-06-24   来源:   浏览次数:24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水华导演在《伤逝》文本改编的过程中,不仅继承并发扬了原著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力求真实地再现原著的艺术风格,基本保留了原著中的叙述方式和言说风格

 
 水华导演在《伤逝》文本改编的过程中,不仅继承并发扬了原著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力求真实地再现原著的艺术风格,基本保留了原著中的叙述方式和言说风格,以涓生的内心独白贯穿了影片始末,保持了原作中悔恨阴暗的基调。虽然可以说是几乎原封不动的还原了原著的思想、风格、人物、情节、背景与主题,但也在此基础上适当添加了叙事元素,融入了电影技巧,只不过这些改动幅度较小且符合鲁迅思想主题,所以电影《伤逝》仍是一部优秀的“誊写式”改编作品。然而外界对电影《伤逝》的评价却并不乐观,鹿耀世评价它:“它作为一个悲剧,既不能震撼人心、又不能催人泪下,效果不十分令人满意。原作中哲理和感情汇合在一起,如泣如诉,娓娓动听,发人深思,而影片却使人感到冗长、呆板和生涩”。同时,鹿耀世还指出:“影片还把原作中的许多对话原封不动地搬上了银幕,观众由此而感到很沉闷”。无独有偶,傅燕南认为:“电影《伤逝》以涓生内心独白贯穿始终的结构方式,使影片画面固定在涓生的视角上,从而未能很好地体现原作通过涓生、子君(以下简称涓、子)爱情悲剧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给影片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虽然这些批评带有一定时代性和片面性,但也确实能反映出电影《伤逝》的一些问题:整部影片剧情较为平实,没有明显的情节冲突,平铺直叙的讲述方式也令人觉得沉闷乏味。可见,旁白式的叙述方式在尊重原著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其中,最令人无法忽视的便是对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偏颇。

原著采取涓生手记的方式,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因此他的叙述是受限制的,凡是涓生不清楚或不了解的事情,作者都没有描写。也因为涓生始终无法清楚的认识自己与子君,他的自叙既有悔恨也有强烈的自辩色彩。涓生对自己与子君的看法并不等于作者对他们的看法,作者对涓生的批评多是在文本涓生的自叙之外的。而在电影《伤逝》中,涓生的视角成为电影的全貌,原作中子君的性格弱点得到了突出展现,而作者字里行间对于涓生的批评却无法在画面中表现出来,这些对于子君带有偏见的画面无形中影响着观众对于人物形象的认识。正如有的研究者评论的那样:“与子君的庸常相比,影片给予了涓生更高大的姿态。这是一个不为家庭琐事奉绊的男子,有着自我的追求与信念,并始终为这个信念而努力的高大的形象……这与小说中那个感受到自己自私一面而卑怯的涓生是有距离的。”在电影中,观众无法知道子君在想什么,而涓生滔滔不绝的内心独白不仅使观众明白他内心的活动,甚至还能“引导”观众接受他对子君的误解和对自我的辩解。这样一来,电影中的子君形象就被弱化,成了一个沉默寡言、耽于幻想的女子,这和原著人物的形象就有了较大的出入。

电影改编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重塑,对于经典名著的改编,电影很难达到原著的高度。对经典作品文本本身的熟悉使得观众对此类电影抱有更高的期待,审美也更为严苛。鲁迅作品作为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其文本的复杂性与多义性决定了改编鲁迅作品的困难性。对于经典作品的改编,关键在于改编作品与文本的吻合程度,是应该坚守经典文本还是遵循电影的表现方式?“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原作的精神实质不能变,原作的风貌也不能变,改编过程中,应当使原作的精神 实质和风貌更加深化、更加浓郁、更加丰富,同时也要注重使原作的内容完全体现在电影形式之中。”也就是说,经典作品的改编需要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从现代意识出发,重新发掘经典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并灵活运用现代电影手法拍摄、剪辑,使经典名著改编成电影后仍然散发不朽的光芒。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电影《伤逝》的问题与不足

下一篇: 电影《伤逝》的问题与不足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