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重庆川剧的历史沿革
 
更新日期:2020-06-28   来源:   浏览次数:24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重庆的川剧发展历史悠久,在明代已有如今川剧的前身川戏,也称川杂剧。而在清初政府实行移民填川、恢复生产等多项政策,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大迁徙以后

 
 重庆的川剧发展历史悠久,在明代已有如今川剧的前身“川戏”,也称“川杂剧”。而在清初政府实行移民填川、恢复生产等多项政策,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大迁徙以后,随着移民入川,在清朝中期,昆曲演变为川昆,戈阳腔演变为高腔,陕西梆子演变为弹戏,① 湖广腔、汉调与蜀伶新出琴腔整合形成如今“西皮”和“二黄”相互融合的川胡琴。② 所有以四川方言演唱的戏曲统一起来,形成了如今五腔并存的川剧。到清朝至民国年间,川剧以河道流域为划分形成了川西坝、资阳河、北川河和下川东四大流派,其中下川东主要以重庆市现今辖区为主,虽然建国后河道之分逐渐消失,但例如唐彬如、周裕祥和胡裕华等著名川剧演员都先成名于下川东地区,而后才走向全国。③

建国初期:川剧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川剧发展主要以重庆地区为中心。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周总理签署的《关于加强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改人、改制、改戏”,标志着中国戏曲改革的开端。在“改人”和“改制”方面,将各地濒临解体的川剧戏班和流落民间的川剧艺人分别集中起来,组成省地县三级的公有制川剧团,1951年,我国第一个国营川剧院重庆市实验川剧院就是在重庆建立的,1953年又成立了西南川剧院,并设有川剧实验学校。对民间戏班与艺人的收编,让川剧演出团队在党和政府的管理和领导下专业化和规范化地发展。在“改戏”方面,1954年主要在川渝两地展开了剧目鉴定工作,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指示成立川剧传统剧目鉴定委员会,文化部与全国文联派出工作组进行指导。这让许多散落在民间的艺术资源被收集整理,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筛选、删除和改编,被更好地传承下去。1955年到1957年间,重庆、成都两地共鉴定传统剧目321个,其中重庆鉴定传统剧目176个(含书面鉴定22个)。⑤
传统剧目鉴定工作整理和鉴定了许多传统剧本,为当时的川剧演出提供了许多新剧本,同时,许多根据传统戏改编的新编历史故事戏开始登上舞台。新编历史故事戏是用现代审美观念去观照历史题材,在承传川剧剧种特征的同时要求表现内容和形式都有新的意蕴。⑥ 当时重庆市川剧院排演的新编戏《玉簪记》《彩楼记》《御河记》和《荆钗记》等经典剧目流传至今。⑦ 其中《乔老爷奇遇》和《彩楼记》深得朱德、周恩来和贺龙等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和喜爱。⑧《乔老爷奇遇》原名《乔老爷上轿》,1957年在北京首演后获得各界关注,田汉与郭沫若都对剧中的四首诗进行了修改,其剧本更是被全文刊载于《人民文学》上,成为川剧的经典喜剧剧目之一。

当时重庆川剧界人才辈出。著名的川剧生角有姜尚峰、张德成、李文韵等,花脸有吴晓雷、许文瀚、唐彬如等,丑角以周裕祥等为代表。剧作家则以李明璋成就最为卓著,李明璋曾在重庆市群众川剧团和西南川剧院等剧团任职,他改编的《谭记儿》、《焚香记》和《芙奴传》等都成为了川剧发展史上的代表性的优秀剧目。这些新编历史故事戏或改编自传统剧目,或改编自名著小说与历史传说,经过剧作家们的整理改编,删去了不适宜不健康的情节,使剧中人物角色更加鲜明,更符合当时的时代发展主题与观众审美。例如改编自关汉卿的名著《望江亭中秋切鲙旦》的《谭记儿》,将原著中主角被动地结缘改为具有现代性、冲突性的邂逅,而后主动地产生对彼此的爱慕。除了剧本的改编,在服装造型、面部妆容等方面新编历史故事戏也与传统川剧有很大不同,因其别具一格的创新形式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打开了川剧创新性发展的新局面。

1957年,随着全国反右运动的开展,传统剧目鉴定的工作也被迫停止,这让民间一些传统的川剧老剧本在还未来得及被发掘的情况下就此流失。1958年,由于极端而片面地追求推陈出新,一些传统的、赞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优秀剧目被赶下舞台,粗制滥造的新戏和淫靡恐怖的“坏戏”占据了舞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重庆川剧的历史沿革

下一篇: 重庆川剧的历史沿革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