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农业科学 » 正文
公众史学介入西板桥片区城市历史景观恢复
 
更新日期:2020-06-29   来源:   浏览次数:44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进人21世纪,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城市在实现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大规模拆除历史街区和建筑,不少历史文化名城也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被大规模地建设性

 
 进人21世纪,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城市在实现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大规模拆除历史街区和建筑,不少“历史文化名城”也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被大规模地“建设性破坏”。城市的记忆消失,城市的历史文化亦随之消亡,于是出现千城一面。如冯骥才所言,“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我们需要从城市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的层面上进行筛选,而城市保护绝不只是留下几个“风貌建筑”。

1 人人共享历史话语权的西板桥片区

多为以木结构为主中国传统建筑,容易受到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王朝或政权更迭的威胁,所以中国的历史保护讲求形式和用途的连续性,而不只是建筑元素的原真性。历史上,生产、解读并传播西板桥历史的是最高权力者,现如今,决定西板桥具有历史价值因而是值得保护的亦不在普通人手中。那么,现存的西板桥片区城市景观代表谁的历史、谁的记忆?从公众史学角度剖析西板桥片区的地域力量,尤其是代表普通人历史的城市景观,远超西板桥等文物本身所表现出的单体价值。除了显性的文本解读,西板桥片区城市历史还包括公众记忆的真实记录,在此基础上的城市历史景观保护连接城市历史、记忆、身份认同、建筑环境保护。在当今快速现代化的中国,人人共享历史话语权 (authority-sharing)显得非常迫切,让西板桥片区的人们有机会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解读他们熟悉的环境。

2. 西板桥片区城市历史景观的多重地域感知

若将公众史学理解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建立和传播关于某种共同的过去的知识,那么它总是依附于一定的媒介来实现空间表述与实物呈现——空间场所,即一种由意义、情感、故事等重新定位的空间构成,具有时间和社会维度。西板桥除了作为物质载体,实现金水河两侧的通行能力外,更承载着历史上所有过往行人的集体记忆,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因此,西板桥片区的“地域”具有独特性,不仅包含有大运河文化精神、书写历史,还包含有当地人的感情。因此,我们需要发掘的是西板桥等物质实体所蕴涵的巨大的情感力量、集体记忆和伦理精神。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公众史学介入西板桥片区城市历史景观恢复

下一篇: 公众史学介入西板桥片区城市历史景观恢复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