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团队精心选择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86位学者来自31个国家,有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有非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致力于研究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并为本国和世界提供客观而智慧的决策。这些学者大致有三类:一类是曾经的政坛领袖或外交家,他们从政治层面解读“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诸如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白俄罗斯前副总理阿纳托利·托济克、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等,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秘书长希沙姆·齐迈提等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为各国的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第二类是为国家提供政策咨询的国际关系研究员们,他们为国家政策制定者提供咨询。希腊、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尼日利亚等国的高级研究员在访谈中表达了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加深了各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各国的互联互通,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写照。第三类是相对独立的知识分子群体,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大学教授、意见领袖等,他们的研究更具有学术性,大多以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着眼点,站在全球视野上研究并传播“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现实意义。首次提出全球化概念的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是全球化研究领域的先锋,他毕生致力于解决与人类社会、全球社会、全球化的未来有关的问题。他以宏阔的视野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指出“一带一路”既是行动纲领,更是有历史意义的信条,这是正在向世界展示一条非常实际的前进道路,为实现更大发展创造了最大的可能性,是将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全世界的繁荣、福祉联系起来。肯尼亚发展经济学家安泽兹·沃尔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非合作项目及其意义进行了分析论述,他表示蒙内铁路是中非众多合作项目的一个缩影,中国与非洲携手建设了大量公路、桥梁、铁路、电站和港口项目,助力非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发展瓶颈,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实惠。
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取决于传播者是否具有全球视野,是否能够关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受众的需求,是否能够以情感为纽带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这些智库学者从宏观与微观、政治与经济、历史与现实等维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用各自的研究成果述说加入中国一带一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术性或个性化的生动语言更具有可信度和亲和力,给受众留下了丰富、立体、深刻的印象。
传播学先驱拉扎斯菲尔德曾提出“两极传播”理论,即受众对任何媒体信息的反应和回应将不会是直接即时的,而是经过这些社会关系的中介并受其影响的。以往一带一路系列纪录片多聚焦在沿线普通小人物的生活,以此来呈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人们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小家见大家,分享文化、生活,寻求情感共鸣。这种传播方式有以偏概全、信息碎片化之嫌。《“一带一路”上的智者》让“有影响力的人”讲述他们眼中的一带一路,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各国的建设成就及一带一路倡议带给本国的新变化,信息量丰富,信息来源可靠,更具有说服力。福柯认为,话语不但意味着一种言说方式,而且意味着对言说者地位和权力的隐蔽性认同。本国的意见领袖用自己国家的语言讲述一带一路的信息,更容易得到本国受众的认可,提高受众对问题讨论的参与度,进而激发受众的自主传播、人际传播热情,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其次,采访对象的年龄层次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接受程度等,也受到充分的重视,表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认可度。受访者有82岁的马丁·阿尔布劳,也有“80后”的赛义德,荧幕上,赛义德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侃侃而谈,他写书,搞文化出版,他说:中阿合作,文化先行,建设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是保障。意大利青年学者玛南缇用中国汉字“向”作为其智库研究项目的名字,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她用四个关键词“创新、广泛、世界性、充满理想”来解读一带一路倡议。以国际视野呈现他国智者对一带一路的研究成果和期待,以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契合点来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是纪录片《“一带一路”上的智者》的创新,也是跨文化传播与对外传播方式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