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校园霸凌者家庭原因探究
 
更新日期:2020-07-01   来源:   浏览次数:17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英国作家斯宾塞谈曾说过:论家庭管教问题的人所犯的错误,就在把一切过失和困难全部归到儿童身上,而认为父母毫无责任。因此,要谈论校园霸凌,必须研

 
 英国作家斯宾塞谈曾说过:“论家庭管教问题的人所犯的错误,就在把一切过失和困难全部归到儿童身上,而认为父母毫无责任。”因此,要谈论校园霸凌,必须研究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1、 “问题”少年始于父母之疏于引导。

我国古代教育专家颜之推就曾说过:“当抚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岁数,可省笞罚。父母戒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显然,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从襁褓开始就有不可推卸之责任。如若从小就对孩子严加要求,悉心指导,孩子又怎么会偏离成人成才之正轨,而做鸡鸣狗盗之蠢事?

所以,父母的教育缺失与偏差,才是校园霸凌问题的根基所在。

2、“霸凌”少年始于“问题”父母。

我国当代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的最重要因素,恐怕也是父母。”我们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许多校园霸凌者家长长期存在着家庭暴力,或者整个家庭的观念里面默许强权理念。因此,在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是胆小卑微,就是盛气凌人,丧失公德、缺乏人情味。

3、“霸凌”问题与溺爱有关。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坦言:“我们对于儿童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难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现实之中,忽视对孩子行为引导的的确不少,期望太切的情况却大有人在。现在,无论那所小学、初中的门口,我们经常会看到成群的家长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当然,关心孩子安全另当别论),而绝大多数的家庭核心人物与中心活动也是孩子。倘若孩子乖巧懂事,家长引导有方,则孩子会在健康环境之下茁壮成长;相反,若家长不从正确的方向上去引导孩子,而一味地争强好胜或攀比,则孩子也会慢慢形成争强好胜,恃强凌弱的性格,甚至会在成长的路上误入歧途。

4、“霸凌”本身得不到及时纠正,将铸成大错。

古希腊著名学者柏拉图曾言:“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 纵观我们遇到霸凌事件,绝大多数不是初犯,而是一系列大胆“尝试”后的终极恶果。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见过孩子打架,可惜的是有人赶紧制止,但另一部分人却把孩子欺辱别人当作自己教育的胜利,久而久之,孩子刁蛮任性的性格就会形成,小错不止最终铸成大错。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校园霸凌者家庭原因探究

下一篇: 校园霸凌者家庭原因探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