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宝贵思想财富
 
更新日期:2020-07-03   来源:   浏览次数:34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由历史长期积淀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从而成为影响社会秩序的较为稳定的民族心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

 
 由历史长期积淀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从而成为影响社会秩序的较为稳定的民族心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为克服现代性悖论提供新的思维方式,从而使现代化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历史相结合的过程。“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同样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道路,不仅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超越,而且为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确立新的原则。当然,要使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融通,就必须消除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性、空想性和不现实性,使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新的时代要求。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思想动力,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相融合。

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为解答这一问题明确了方向。

第一,讲仁爱:超越现代化发展中的功利主义倾向。“仁爱”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理念。“仁有多重表现形式,在伦理上是博爱、慈惠、能恕,在情感上是恻隐、不忍、同情,在价值上是关怀、宽容、和谐,在行为上是和平、共生、互助、扶弱以及珍爱生命、善待万物等”。现代化是社会的深刻变革,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工业化,对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产生了巨大的消解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工具理性主义的泛滥、社会逐利性与道德缺失的矛盾、社会财富增长迅速与社会公平缺失的矛盾、价值选择多元化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矛盾等等社会尖锐的问题,这些都是现代化的衍生品,社会的和谐稳定遇到了很大的危机。“在人类面对全球性的挑战的今天,从仁爱观念的差异与普遍的统一中,去把握人与人、个人与国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们推动新型的共同体建设提供源自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支撑。”

第二,重民本:贯通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民本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从西周到西汉,是这个思想的确立过程。从西汉以后的几千年中,这个思想一直统治着整个中国传统政治,一直指导着历代统治者的一切政治活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立场。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发展理念,贯通我国传统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成为中国特色政治现代化的特点之一。

第三,守诚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机制。我国传统诚信思想经历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最终形成在传统伦理上一个完整的范畴。在中国上古的文献中,就有有关“诚”、“信”文字记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对诚信思想的论述极为丰富,奠定了诚信思想的伦理道德的地位。汉代董仲舒进一步将孟子“五伦”思想阐发为“五常”思想,诚信为“五常”思想之一。儒学发展到南宋发生了根本变革,朱熹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创立了以“理”为核心范畴、体系庞大的理学哲学体系。朱熹通过阐述“诚”、“信”与“理”的关系构建了诚信的丰富内涵,确立了诚信是理学的最高本体地位。在朱熹哲学体系中,“仁义礼智信”五常中,诚信处于基础地位,是世界的本原,在哲学上具有本体论的地位。我国传统文化的诚信观及其实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建设具有很大借鉴意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等价交换的经济规律是其基本规律,重质量、守信用等诚实守信行为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要求,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主体缺乏诚实守信的品质,就应该受到市场的惩罚、排斥,直至被清理出市场主体的范围之外,真正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宝贵思想财富

下一篇: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宝贵思想财富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