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徐訏、无名氏传奇书写的成因探寻
 
更新日期:2020-07-03   来源:   浏览次数:35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养徐訏、无名氏和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家一样,从小深受传统文学的影响。从小专门的学习或是耳濡目染的教育为他们的写作奠定了思想和

 
 1、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养

徐訏、无名氏和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家一样,从小深受传统文学的影响。从小专门的学习或是耳濡目染的教育为他们的写作奠定了思想和创作基础,之后一系列文学运动的开展和作家流派的风格也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1.1志怪传奇的借鉴:故事情节的传奇性

在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曾有过这样一种文学类型,即志怪传奇。这种文学类型注重以神话传说为底本,采用夸张虚构的手法来表现当时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独特题材和创作手法的选取使得整个文本充斥着大量的奇幻色彩以及洋溢着一定的神秘氛围。徐訏和无名氏的创作很明显受到了这种文学类型的影响,作品中传奇的故事情节便是最好的例证。更有学者注意到了在具体文本中二者的相似程度。如无名氏的《塔里的女人》,小说原稿写觉空道人的故事讲完后,觉空见“我”要拿他的稿子去出版,愤然挥拳打在“我”的脸上使“我”猛然觉醒:哪里有觉空?“我”何曾再到过华山?所这一切,只是几天来一直闹病长睡,做了一个长梦。书中的故事,不过是人的梦中之梦罢了。而这种梦中之梦的营造,使人联想起唐传奇《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故事中的梦与梦中的故事,其借鉴之迹殊属明显。

1.2晚清通俗文学的影响:自觉趋向大众趣味

晚清通俗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民文化的兴盛。考虑到大众的接受能力和趣味需求,作家们将笔触伸向了民众最普通最日常的生活,描写那些零星琐事、奇闻异事甚至于风流韵事,由此他们获得了广泛的阅读群体,阅读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加之出版报刊业的不断发展,畅销作品更是多次翻印,作家们开始摆脱过去的穷酸书生身份,经济上有了一定的保证。徐訏与无名氏很有可能觉察到了潜在的大众群体所能为他们带来的益处,在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靠向了普通大众的审美趣味,这种创作倾向不可避免的使他们的作品走向世俗化,追求奇特离奇的故事,引起人们的猎奇心理,从而增加阅读量,潜在的影响了个人的名气与收入。1.3“五四”以来文学的继承:“五四”精神与海派风格

徐訏与无名氏继承了“五四”时期的“民主”“自由”精神,关注人的个性解放,在他们笔下的主人公都热烈的追求着自我,极具个人气质。但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继承,徐訏与无名氏将笔墨更多的倾注在发现人的精神世界、生活现状以及探寻生命的终极归宿等方面。它融合了宗教和审美的因素,深入人的内心和潜意识进行人类生存终极意义的追问,超越了五四时期单纯的启蒙、教化和个人主义。

除此之外,海派的创作风格也是影响徐訏小说创作的重要因素,最具海派风格的是现代派作家的作品,他们喜欢创作现代都市男女的快餐爱情,注重感官描写和物质享受,在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中抒发颓废的情调。徐訏吸收了施蛰存笔下的心理分析手法,借以分析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与心理状态。小说《盲恋》中的主人公梦放有很多不同于寻常人的举动,例如他从来不照镜子也害怕镜子的存在、在得知微翠可以重见光明之后他想过逃走想过自杀,对于这些行为我们可能不是很能理解,但通过作者的心理描写我们看到了真实的梦放也懂得了他怪异举动背后的原因,并对他报以了一丝同情。

2.域外相关资源的汲取

随着现代哲学和现代心理学尤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传播,中国的作家纷纷学习效仿,徐訏和无名氏也不例外。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外来理论、资源的学习不是照搬照抄、不假思索地拿来运用,而是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其中,并将这种域外资源与已有的思想交融在一起从而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创作。

2.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本我”与“超我”的对抗

在艺术手法上,徐訏与无名氏都喜欢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对人物心理进行刻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一种理解人类动机、人格和精神结构的学说,为现代人认识人类自己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工具,同时也成为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它将人类的意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潜意识)遵循“快乐原则”,是潜意识的本能冲动,由先天的才能和基本欲望组成,不受理性和逻辑法则的约束;“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控制和指导“本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由自我理想和社会良心构成,代表人的道德伦理标准,它要达到的是完美而非现实的快乐。“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不断的冲突之中,其结果是造成各种不同的人格结构,展现出千姿百态的人物性格。如果从这一角度来分析无名氏的文学创作,我们就会发现表现“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融合是无名氏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无名氏认为,“小我对大我的必然义务,以及小我满足自身的必然享受,这二者如何造成和谐,这是智慧的最高任务”。其早期作品《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表现的是“本我”与“大我”的冲突,爱情代表人的性欲冲动,是人的本能欲望,但这种冲动都被“大我”(在《北极风情画》中是国家民族利益,在《塔里的女人》中是社会伦理道德)所抑制扼杀,因此这两部小说都是以悲剧作结,具有一种悲剧的魅力,同时这种悲剧(“大我”压制“本我”,“本我”服从“大我”的需要)结局也正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欣赏口味,这是这两部小说之所以能在中国成为通俗流行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它们是借着现代的形式传递着一种传统的思想意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徐訏、无名氏传奇书写的成因探寻

下一篇: 徐訏、无名氏传奇书写的成因探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