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理实一体化”研究的具体内容
 
更新日期:2020-07-08   来源:   浏览次数:21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理实一体化研究主要针对现今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文科特别是文秘专业高职教育上,对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的研究中发现,在知识与能力、

 
 (一)、“理实一体化”研究主要针对现今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文科——特别是文秘专业高职教育上,对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的研究中发现,在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关系处理上,比较突出地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个方面,从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目的和现状上看。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比较明确的教育观,将学习摆在首位,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良好学习环境,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适应社会就业和不断进步发展的需要。在学习目的调查中,73%的大学生认为学习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质,11%是为了考本科院校继续进修,16%的大学生没有考虑。从这些数据上看出,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人生规划并不清晰,没有看清高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走向社会,直接从事社会工作的现实。正因为如此,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造成了重学习、轻实践的现象,自身的能力培养问题却没能引起足够重视,形成了“有学历低能力、有知识没实践”的现象,走上工作岗位后容易出现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的心理特征。

即使是热爱学习的同学,对能力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也有所忽视。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都有一种观念,认为只要认真读书,三年后把大学毕业证书拿到手,工作机会就自然会得到了。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的培养和提高根本没有考虑。至于动手能力、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一定要到社会上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认识到自身不足,重新掉头来学习提高。

另一方面,从高职教师的角度上看,也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调查中发现,有一位上世纪研究生毕业的老师,在整学期的教学中,从来没有实践环节,只是照本宣科地完成教材上文字内容的教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有的教师是直接从大学毕业分配进高职院校工作,自身缺乏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有的教师认为只要上好传统理论课就行,缺乏实践理念;还有的教师则存在惯性心态,按部就班地以上课为主,对学生的实践和能力培养力不从心,干脆选择轻松点的备课上课的工作状态。

以上是从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分析。此外,还有学科设置的问题——有的学科本身就是纯理论的;教材选择问题——有一些案例教学为主的教材,但整体上缺乏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教材;评价体系的问题——大部分院校还是以文化课的理论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二)、“理实一体化”的具体研究与实践。

根据以上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大力推崇“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手段,加大实践和能力培养的力度,无论是对学生的未来事业负责,还是对企业招收高质量高能力的就业新手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具体研究和实践上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落实:

1、在学生层面,我们主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转变观念,强化学生对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和关注。对于金华教育学院17文秘和18文秘两个班级同学,在始业教育时候,就重点开设了两个专题,一是处理好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关系,要求同学不要把所有时间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要拿出一定的精力,多参加学院的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二是做好未来三年后的职业规划。明确未来的人生道路,才能早做计划打算,该继续努力读书的读书,争取考本科继续进修学历;该就业的做就业打算,积极投身专业的社会实践中去。事实证明,刚从专注于文化课学习的中学懵懂上来的同学,很需要这样比较专业的就业指导规划,引导他们从思想上重视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第二、针对高职学生实际,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金华教育学院招收的文秘专业学生,高考平均分只有370分左右,处于偏下层次。在学习上,普遍存在懒散现象,学习基础差、兴趣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他们也有许多优点,如形象思维比较好,动手能力比较强。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后,坚持“以人为本”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在课堂上采用“实物示范”“现场演示”生动直观教学法,进行形象化教学,通俗易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参与度。由于直观刺激,现场感强,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兴趣,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自觉地、积极地参加与教学活动,进而逐渐形成课堂外、社会上工作时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由于摆脱了枯燥的纯理论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使学生的动脑和动手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理实一体化”研究的具体内容

下一篇: “理实一体化”研究的具体内容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