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欺凌预防与治理体系
 
更新日期:2020-07-08   来源:   浏览次数:21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校园欺凌本身带有隐蔽性、反复性、不均衡性等特点,既难发现又难以解决,造成的影响又十分恶劣。要想彻底根治校园欺凌困难重重。因此,我们要从预防着

 
 校园欺凌本身带有隐蔽性、反复性、不均衡性等特点,既难发现又难以解决,造成的影

响又十分恶劣。要想彻底根治校园欺凌困难重重。因此,我们要从预防着手,防患于未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与治理体系是遏制校园欺凌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增强中小学生自身的校园欺凌防范意识,减少校园欺凌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治理的法律法规,对校园欺凌实施者采取必要的惩戒,起到法律的震慑作用。

(一)学校方面

1.学校必须承担起对学生的安全监管和教育责任,制定并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学校根据实际成立由校长负责,教师、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教职工、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代表、校外专家等人员组成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高中阶段学校还应吸纳学生代表)[7]。

2.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法制观念建设,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关爱学生,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

3.教师要关爱学生,利用班会、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等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明是非、知荣辱、守规矩,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时还要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早发现早纠正,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4.引导中小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学会自我保护,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影视剧,不要沉迷网络,多读好书,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遇到欺凌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及时向老师、家长等求助。

(二)家庭方面

1.加强家长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学校要定期组织法治专题培训,并邀请家长们参加,增强家长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要爱孩子,但不能溺爱,更不能让孩子的行为超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2.父母要多关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8]父母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但不要溺爱,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不恃强凌弱。同时,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告诉孩子哪些是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哪些是校园欺凌。

3.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教育孩子不使用暴力手段。父母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养成和孩子沟通、交流的习惯,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孩子成长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切忌使用家庭暴力。暴力手段只会助长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最终导致孩子遇到问题也只会用暴力手段来解决。

(三)社会方面

1.国家立法机关要及时制定完善治理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那些校园欺凌者进行必要的惩戒。因为《刑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仅从立法的角度,规定了责任年龄: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对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八种严重的犯罪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由于年龄的原因,一些校园欺凌者只能是被训诫之后“一放了之”,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欺凌者主观上就会错误认为社会对校园欺凌行为是管不了的,从而产生蔑视法律的心理。法律不能对那些情节恶劣或屡教不改的施暴者进行惩戒,也就不能起到应有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2.定期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邀请公检法等部门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进行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的专题宣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校园暴力行为的危害性,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不受侵害。

3.公安机关要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的巡查力度。中小学校配备的保安要配合驻校公安机关,加强校园及学生上下学重点时间段和重点路段的巡查力度,将校园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4.市场监管和工商等执法机关要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对容留未成年人的酒吧、网吧、歌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及时曝光,该取缔的要依法取缔,减少不良社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欺凌预防与治理体系

下一篇: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欺凌预防与治理体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