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为遮蔽非连续性教育
传统的教育观是“顺其自然发展”的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儿童不是任意塑造的材料,而是按照其自身内在规律发展的自然生物。教育应顺应自然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育观认定:人会逐渐地发展,人会不断地形成为人,可以使人循序渐进地、日益完全地发展。现如今,尽管连续性的教育基本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它只看到作为一般过程的人发展的规律性和连续性的一面。它把学生的生命发展机械化、程序化,而排除生命发展中“偶然的、来自外部的干扰”。认为这些东西是没有价值的,在原则上可以避免的,并认为它们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生命的发展顺序。这一观点把干扰和阻碍教育、导致教育失误或整体失败仅仅归结于偶然的、来自于外部的干扰。在教育的过程中人为的忽视、不予理睬,这些具有教育性价值的教育事件,有意遮蔽了对于学校教育中非连续性教育因素的正确认识。
缺乏对道德意识的唤醒
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是通过唤醒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博尔诺夫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存在着一种所谓的‘本源性’的道德意识,这种道德意识处在沉睡状态”。唤醒就是要催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本源性的道德意识。但如今的学校德育中,其所受到的教育并没有抵达学生的内心深处,唤醒学生处于沉睡状态的道德意识,使其回到“本源”上去。原因是:首先,由于学校和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偏重道德知识和理性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学生在面对危机和遭遇、矛盾和冲突中的唤醒。其次,由于学生个体自身发展特点,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发展性状态,所以常常会产生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使得个体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一旦学校中出现道德冷漠现象,其他学生就会盲目从众,出现主体之间的道德冷漠现象。所以教育者应对学生的道德意识进行唤醒。这种唤醒仅此一次并不能完全改变学生的道德意识,会因各种内在或外在的因素遮盖“本源性”的道德意识,因此道德教育需要不断地唤醒。
(三)缺乏对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
我国传统学校德育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生通过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在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过程中,首先,在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危机的认识。我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一项重要的问题是危机教育意识薄弱。很多学校没有定期进行危机教育,危机意识淡薄。其次,学校德育强调的是对于道德知识的灌输,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关注和教育。最后,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和在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影响。这些方面都会导致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应挫能力差、人格缺陷、面对应激事件手足无措等。在经历一些危机和遭遇后,原有的发展连续性会受到干扰和阻碍。(四)忽视学生的发展性状态
“人似乎不可能保持在一个水平或者持续地向前发展。他的生活更多地由于习性和疲乏而被‘损耗’,由此而陷入非其存在本意的退化状态。”这说明学生是处于发展性状态的人。身心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弱,而这就需要借助外力进行排除。德育工作者往往因追求道德教育的效率和效果,重视道德教育的结果(思想政治科目的分数),从而忽视学生处于发展性状态的特征。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功利、注重结果,关注利益的最大化。学校追求升学率,教师追求教学的效果,学生追求高分的成绩,却往往忽视了学生本身的生命成长发展的过程性。